第225部分(第3/4 頁)
肉,當有西西伯利亞的狼肉,甚至大明帝國的海洋資源也正式擴張到北冰洋沿岸,或許此時的北冰洋還沒有多大的開發價值,但卻可以作為大明給華夏後世子孫的儲備寶庫。
至於租界與最惠國待遇自然也是大明為了在以後與羅剎國的經濟貿易上對羅剎國更好的掠奪與操控他的國內市場,畢竟羅剎國這樣的國度雖說被割掉了很大一部分領地,但還算是歐羅巴的一大強國,其市場潛在消費價值不小,所以大明有必要將資本之手伸向他的經濟中心莫斯科。
羅剎國公爵莫羅佐夫失望地帶著條約回到莫斯科城堡,當他把條約展現給國人看時,果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無數羅剎國人的唾罵,其家族數百年的清譽也因此毀於一旦,連帶沙皇米哈伊爾一世為平息眾怒也不得不奪了他的爵位將他圈禁了起來,也算是讓莫羅佐夫做了他的替罪羊。
但對於條約,沙皇米哈伊爾還是不得不執行,他知道以自己羅剎國現在的實力只能承認並履行這個條約,否則自己將會在片刻之間淪落為階下囚。
因此,沙皇米哈伊爾向所有貴族和農場主都加徵了錢糧,而這些貴族和農場主在怨聲載道之餘也向加大了對他們的農奴的剝削力度,而這些農奴是不會抱怨的,他們只有忍耐,直到活不下去的時候才突然爆發。
與羅剎國現在舉國皆是罵聲與怨氣不同,在鉅額的第一批賠款被送回大明,且當西西西伯利亞這塊寶地在羅剎國人完全撤走以後,大明國內簡直就是歡呼一片。
尤其是革新派的那些資本階層的,這對於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鼓舞,讓他們一掃因為其革新派領袖即中極殿大學士李明睿削職降級和戶部尚書郭允厚被革職所帶來的陰霾。
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瓜分這掠奪來的財富。
看著太倉裡裝下的第一批被運載而來的白銀,朱由校也同樣感到很興奮。
雖說現在的大明表面上看起來比隆慶萬曆年間已繁華不止了十倍,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因為自己的到處投資以及龐大的軍費與科研支出使得大明國庫的淨收入並沒有增加多少,自己到現在也還沒修建一座可以集納全球建築精華的皇家園林。
而如今有了這批賠款,朱由校覺得自己可以大膽的花錢了。
“傳旨給皇家銀行和戶部,立即審議需要加鑄多少銀元,要儘快將這筆賠款投注到整個大明市面上去,讓整個大明的子民,無論是士紳官員還是工人百姓,都享受到這筆賠款所帶來的福利。
若短期內沒有大型基礎建設與工程投資消耗這筆財富,就給所有官員和國子監、京師大學堂、皇家軍事學堂等以及各個工人加俸祿和補貼,地方也可以設立一些針對特殊人才和特殊貢獻的獎勵,禮部與各地督撫也可以確立一些新福利,要懂得造福造富於民。
總之不能讓這筆賠款閒著,要讓他們轉化成生產力與消費動力!”
盧象升等內閣閣臣現在也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學知識,因而在聽了朱由校這樣的旨意後也能聽懂,便點頭稱是,說回京就立即研究如何利用這筆鉅額的賠款。
一時間,作為大明財政支出的戶部和皇家銀行開始表現的格外慷慨,無論是貸款還是撥款都是有多少貸多少或者撥多少,一時間各地地方官積極地上奏疏請求修繕水利和道路,連帶守舊派的官員也不甘於寂寞,也沒再聲討大明對羅剎國的財富掠奪有什麼不對,他們也急著請求陛下恩准擴建各地文廟學宮等。
朱由校倒也都准予,因為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出現了一個短時間的財富急劇增加期,而要想刺激生產和消費,就得快速把這筆錢消費出去,所以朱由校和大明朝廷才會變得如此大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這筆賠款在短時間內迅速變成實體價值,若只是一堆金子堆在那裡,也只是一堆金屬而已,與銅鐵沒什麼區別。
不僅僅是朱由校和大明中央朝廷變得更加大方,即便是地方上的官府也變得大方起來,只要不是太貪的官員也會在充實的小金庫的同時做幾件與民同樂的功德事,比如給耄耋以上的老者賜點錢糧,給鰥寡孤獨者發點過節費什麼的,甚至有發達地區的官員直接宣佈本縣或本府學生之學費十年內由官府全部承擔。
當然,也有士紳官員因此更加驕奢淫逸的,一時間鬥富已成時尚,奢侈品與古玩更是受到熱捧,連著一些普通百姓家也開始拿出點閒錢玩些鑑寶與爭奇鬥豔之事來,皇家工業公司出品的高達數百銀元的鑲花銀鏡更是在一月內售罄,唐伯虎的春0宮圖更是拍出幾千萬銀元的高價。
本來大明的財富已經在進入了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