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的時光,過去看看,散散心,還是不錯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獨孤鶴軒撇嘴道:“這事別整複雜。直接讓問尚師叔修書一封,萬事大吉。何苦呢!”
“一句話,去不去?”
“不去!你知道我與陸家的關係,這不是明知故問?”
“開價!”範見仁臉一沉,道:“你個無利不起早的東西,想要好處,明說唄。”
獨孤鶴軒一本正經的說道:“一,路上的盤纏你負責;二,幫我煉製十柄劍,提升劍的靈性與威力;三,到了崑崙山,你獨自去崑崙閣。”
“那幾柄破劍,有什麼好煉製的。行,你說的這三點小事,不算什麼事。”範見仁沉吟片刻,道:“七天後,下山。”
“這麼迫不及待,怕被人搶走?”
“去去去!”
***
“下山散散心,也不錯!如果有機會……”
範見仁離去時,天色朦朧,漸漸亮開。獨孤鶴軒站在靈田邊上,注視著平整的田地,一邊慨嘆自己在臥龍谷的時光,一邊琢磨前往崑崙山的事宜。答應範見仁,自然有自己的另外打算。
日出東方,晨霧開散。山谷中特有的晨光風景,還是那樣令人陶醉。勤奮的小豬早早出門,鑽進那片最茂密的草叢,不見了蹤影。猴子吱吱叫著,似在哼小調,先是在深淵邊上“矚目眺望”,然後,順著那根熟悉的青藤攀爬,朝臥龍谷的一面峰壁爬去。綠熊懶洋洋的走出石門,隨意吐掉嘴中的靈石,在石門上蹭了一會癢,便趴臥在門的一角,靜候日光浴的到來。
九個小傢伙跟主人一樣,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它們互不打擾,相處融洽。
細心的主人亦發現,自從金闕石的種子開裂後,九個小傢伙不僅可以吸收淨化那種臭哄哄的味道,而且它們的身上開始發生變化。最明顯的是,它們的眼睛。偶爾散射出的光芒,深邃如淵,隱隱有種睥睨的威勢。只是,它們沒有高貴的血脈,自然沒人特意去在乎這些。
正在此時,三道劍芒落在竹棚外。
獨孤鶴軒為之一怔,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鶴軒師兄,自埋骨地一別後,我們有三年多沒來往了!今日唐突,還請師兄見諒!”
“豈敢!不知三位前來,所為何事?”
“請師兄煉製三種三品靈丹!另外,還有幾件事請教!”
第六十八章 狗頭怪物
曾幾何時,獨孤鶴軒已然成了一縷清泉,可滋潤灌溉周邊的花花草草——這就是丹修的價值所在。
曾經揮霍的無數靈石,其價值終是體現。然而,這樣的丹修道路,還是得一如既往的用靈石鋪下去。
時下,能將三品靈丹煉成三道夔紋丹痕,對於這一成績,獨孤鶴軒還是很滿意的。假如他能擁有金鼎丹爐、丹玉容器,或許能走的更遠。
***
甘洲,位於鴻蒙界西南,素有“萬山之洲”的稱譽。境內崇山峻嶺,多奇谷詭地,兇禽猛獸遍佈,毒蟲瘴氣隨處可見。然而,因經年累月形成的特殊氣候與靈氣,塑造出了一個特殊環境,孕育無數天地珍寶。而且,甘洲境內沒有那一方勢力獨大稱霸,所以,此洲成了集最兇險、最熱鬧與求富貴為一體的天下名洲。
有人將之稱為:黃金地,冒險樂園!
由清洲前往甘洲,路途遙遠,兇險萬分。其中的兇險,有九成是來自人類。獨孤鶴軒與範見仁偷偷下山,直奔目的地甘洲。為此,範見仁做了紮實的準備,不知他從那兒弄了一張標註詳盡的地圖。二人依圖選擇了一條很不起眼的安全小道。約莫到了十一月中旬,亦即花費了二十多天,才走到清洲與甘洲的交界地帶。
清洲這邊,靠近邊界的山脈皆為清微山脈的枝枝脈脈,高低錯縱,整齊有度,靈氣充裕,霧繞之際,仍有盈盈綠色。相較之下,甘洲那邊的連綿群山,雜亂無章,靈力之氣散亂不均勻。若有風起,飛沙走石,塵沙彌漫。
這大概是人族典籍中描繪的:山正與山邪的經典情形。
二洲交界之地,有一片不起眼的楊柳林。若不細找或是熟知地形,御劍飛行很難發現。柳林下面是黃土坡,落滿了枯草敗葉。此刻,山坡上站著兩位少年,一人穿白袍,一人穿黑袍,神色凝重的看向坡頂的楊柳林。在楊柳林的另一角,有一堆腐草與幾棵倒地的枯樹杆。看似很自然的草堆與枯樹,卻形成了一個極佳的藏身地。在那裡,一雙泛綠的眼睛正注視著坡上的二人。
綠芒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