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我們真心想做這件事。太好了,關鍵就在於如何運用智慧去決定說“是”或“不”,而不是直接反應。重點在自省的工夫,問問自己:“所有事都考慮過了嗎?”譬如這個人提出要求的感覺與需要是什麼?我需要說“是”嗎?說“是”對我是否真的有利,或是最好說“不”呢?如果你用這樣的觀點來思考,你會發現有很多機會可以說“不”。
42、原諒你自己, 因為你是人
我在前面提過這句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讓我們面對事實吧!我們是人,既然是人就表示會犯錯,至少某些時候會。你會犯很多錯,經常弄混事情,迷失方向,忘東忘西,發脾氣,說些不該說的事。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一件簡單的事……人都會犯錯……會讓我們如此愕然與失望。我完全不懂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對我來說,我們所犯的最大一個錯誤就是不能原諒,尤其是不能原諒自己。我們不斷地提醒自己現在所犯的錯與過去的失誤。我們甚至預期未來會犯的錯。我們苛責自己,經常對自己失望,無情地批判自己。我們責罵自己,我們也是自己最可怕的敵人。
對我來說,不肯原諒自己是很愚蠢又荒謬的事。生命並沒有為我們配備一本防愚蠢手冊。我們都在盡力而為,…真的。但是我們並不完美。事實上,我們是一天天在進步。我們從錯誤與跌倒中學習。而我們所能幫到的最好境界是,在任何時刻,做任何事時,都盡其在我。沒有任何人,包括我自己,能精通人生這門學問,駕馭自如。
我確定我之所以會是個快樂的人,是因為我很容易原諒自己的錯。最近有一個人問我為什麼能如此善待自己。我答道:“因為我犯了太多的錯,所以有很多次練習的機會。”她笑了,但這是真的……我確實練習了很久。但我敢保證,我絕不是故意犯錯的。我真的盡力而為了。我的工作觀與對完美的標準跟一般人一樣高,所以這種自我原諒的態度與所謂的降低標準水平是完全無關的。這只是面對現實而已。就跟所有的人一樣,我肩負許多的責任,就好像必須在同一時間丟一、二十個球玩雜耍一樣。所以要保證不犯錯,幾乎是不可能的。
你是否感覺到這樣看待錯誤,有時候的確可以幫你解套?
換句話說,當你犯錯的時候……就算是最蠢的錯……這種帶著點哲理的見解能幫助你保持冷靜的觀察力和幽默感,讓你不至於垂頭喪氣。與其說:“我這個笨蛋!”不如說:“這不過證明我是個人罷了!”
傑克是一家大型金融機構的投資經紀人。十年前,一個客戶特別要求他將全部儲蓄放在一家英代爾公司的小型股票上。傑克出於自然的反應,說服客戶不要投資在單點股票上,即使他的客戶才四十五歲。傑克還是建議他將錢放在共同基金上。
顯然,傑克的建議讓他的客戶失去大筆的收入。而他已不知道跟多少客戶做過類似的建議,最後他變得沮喪而自我摧毀,他失去了自信心,也換了職業。而這只不過是因為他不能原諒自己。他的朋友、同事,甚至客戶都告訴他,他在當時的決策是很實在的……以一般的標準來看,他們的獲益狀況也都不錯。他應該引以為傲的。然而,一個人不能原諒自己,他已失去了開放的心,聽不進任何道理。
幸好他遇到一位心理專家告訴了他這句話……我們很容易看清楚過去犯的錯誤,但是任何人都沒有一顆預知未來的水晶球。最後,他終於原諒自己的錯誤,重新回到自己喜歡的行業……財務管理。
顯然有些錯誤是很大的,例如航管人員犯了錯或是醫生一次誤診,結果可能就是死亡。但我們大多數人犯的錯是無關生死的,這些不過是“小事”,卻被誇張為“大事”。的確,一些小錯誤會造成不方便、衝突或多餘的工作……或是像前面這個例子,可能很昂貴……但這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什麼時候生命曾經完全美好,毫無麻煩了?
沒有人會喜歡犯錯,但是我們卻可以很坦然地接受錯誤……真正的接受……把它當作生命中無可避免的事。我們能這麼做了,就能原諒自己,讓所有的壓力消失無形。所以我的建議很簡單:原諒你自己,因為你是人!
43、小心被工作掏空
被掏空而盡能量的工作方式,是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十分嚴重、也深具破壞性的問題。說得直接一點,人們已經受夠拼命工作的觀念,他們渴望過著更美好的、不同的生活。當然,並沒有方法以能保證能量不被耗盡,但還是有些小技巧可以讓你運用。
關鍵在於保持平衡與成長。如果你跟沒被掏空的人談話,你會發現他們都能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