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頁)
而已總會還有重逢的時候的到時候,小別勝新婚啊!
九月初一,張準率軍返回浮山城。
途中,張準接到耗子送來的三份情報。
第一份情報,是鞋子退兵了。
從七月份開始,教子就在宣府、大同一帶,盡情的蹂躪,不斷的搶掠人口、牲畜和物資。現在,終於是捨得離開了。至於他們到底搶掠了多少的人口、牲畜和物資,誰也不知道。因為。根本沒有明軍和他們正面接觸過。甚至,連側面的接觸都沒有。
一直到確認勒子撤退了,龜縮在各個城內的明軍,才遠遠的跟在鞋子後面。同時,快速向京師報捷,說自己英勇奮戰,消滅了多少多少的勒子,終於成功的迫使“東虜”撤軍。至於崇禎皇帝收到這些捷報,有什麼樣的表情,那就不得而知了。相信一定會非常的精彩。
第二份情報。是崇禎皇帝重新恢復了監軍。
本來,在月初,崇禎皇帝是下令裁撤了監軍的,但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又重新恢復了監軍。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原因。上諭裡面也沒有明說。不過,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出,皇帝陛下是不相信太監之外的任何人。事實上,滿朝的文武大臣,值得他信任的也不多。
在這份情報裡,張準注意到一個有印象的名字,那就是太監王坤,出任宣府、大同兩地的監軍。在明末的歷史中,王坤還是佔據了一定位置的。當初最先彈劾周延儒,迫使周延儒下臺,從而使溫體仁成功上臺的,正是這位王坤。溫體仁在內閣,王坤在邊地”要說沒有一點搞頭,鬼都不信。
這兩份情報,和張準的關係小都不算很大。他現在只是一個小的反賊,國家大事,距離他還是有點遙遠了。典型的心有餘而力不足。至於第三份情報,本來是和他有關的。可是,仔細的琢磨,好像又和他無關。
耗子送來的第三份情報,有點怪異:
從登州府出發的戰兵,在萊陽的附近。和聞香教打起來了。
“聞香教?”
張準自言自語。
無數的疑問,在他的腦海裡翻騰。
從白娘子那裡,張準瞭解到了不少有關聞香教的資訊。對於聞香教,張準是越來越有興趣了。不過,這份情報上有關聞香教的訊息,還是讓張準有些意外,也讓他滿腹的疑問。
官兵不是要來進攻浮山城嗎?怎麼半途和聞香教打起來了?
聞香教怎麼又突然冒出來了?還半途截了官兵一扛子?
小孩子玩過家家嗎?這麼熱鬧?還可以隨便加人?
走過路過的朋友,請留下你的票票心八無論是月票還是推薦票都大大的需要啊其他網站看盜版的朋友,如果覺得本書還可以,請在註冊一個賬號,給我支援!只要推薦票就好!如果能夠支援正版閱讀,那就更好了!,
第215章 殺向鰲山衛
張準回到浮山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擴軍
來自靈山衛的優質鐵礦石,很快取代了撈山自產的劣質礦石。使得浮山城鋼鐵的產量,有很大的提升。每天,李奉來等人的鋼鐵工場,都能出產三百斤左右的鋼。其中部分的質量,相當不錯,可以用來製造虎賁饒的槍管。優質礦石的到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樣的銀子,可以換取更多的鋼鐵。
被張準強行從靈山衛遷徙過來的三百戶匠戶,也投入到了生產的各個環節。他們的大部分人,都在鍊鐵爐幹活。少部分可靠的人,則被選入了匠作坊。還有部分被調整到了薛知蝶的造船廠。由於這些熟練工匠的加入,虎賁統的產量,提升了五成以上,每天的產量達到了三十支左右。鷹眼銳的製造數量,也提升到了每天五支。
有了充足的武器裝備,張準當然要擴編軍隊。只要武器足夠。人手方面,當然沒有任何的問題。浮山城周圍想要參軍的小夥子,多的是,一口氣招個千把人,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九月初三,護衛隊第四協正式成立。
和其他三協一樣,第四協依然是統轄三個小隊,每個小隊凹名士兵,總共是幻名士兵。另有各級軍官的來人,總共是砌人左右。第三協的所有的骨幹,當然是來自其他三個協。所有的新戰士,都是原來游擊隊和武工隊的骨幹。同時,張準還有意識的在護衛隊裡面,補充了部分來自靈山衛城和夏河塞千戶所的新戰士。大概各有二十人左右。第四協的指揮官,是吳清亮,副指揮官,是張凌雲。
同時成立的,還有護衛隊炮兵協。來自靈山衛的火炮,還有浮江城的兩門火炮,都被拆下來。集中到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