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住行,全部免費。
第二個,護衛隊的每個戰士,在參軍以後,即可以獲得五畝的“軍田”。每個士兵的服役期限是五年。五年以後,繼續服役的,每服役一年,增加一畝軍田。軍田在主人死後不回收,歸其子孫後嗣或其家族永久所有。家裡參軍的人越多,獲得的軍田就越多。服役期限越長,獲得的軍田越多。
第三個,關於殺敵立功的獎勵方式。殺死的敵人越多,獲得獎勵越多。獎勵的形式同樣是軍田。殺死一個敵人,至少可以獲得一畝軍田的獎勵。殺死敵人的重要人物,可以獲得三畝或更多軍田的獎勵。立功越多,獲得的軍田越多。
第四個,無論是戰死還是傷殘,都有軍田補貼。戰死者至少補貼二十畝軍田,最高補貼一百畝。傷殘者至少補貼五畝軍田,最高補貼五十畝。士兵技能等級越高,戰死或傷殘後,獲得的軍田數量越多。
第五個,傷殘者,還可以進入傷退司,繼續發揮餘熱。
第六個,軍田的數量,不受五十畝上限的限制。
“有本事你將黃臺吉給剁了,我獎勵你三千畝軍田!”
這是張準的原話。
下面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在和黑豹的戰鬥中,我們有三個戰士不幸犧牲,有五個戰士不幸負傷退役!我現在當著大家的面宣佈!每個犧牲的戰士,其家屬都可以獲得五十畝的軍田獎勵!每個負傷的戰士,都可以獲得十畝到三十畝不等的獎勵!”
下面再次響起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林斌等人,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他之前已經被張準告知,根據傷殘程度,他將被獎勵十五畝的軍田,作為自己日常的生活來源。這些軍田,永遠都不用收回。換言之,他的子子孫孫,以後都將擁有這十五畝的軍田。以一條腿的代價,為自己的後人換來十五畝軍田,林斌認為實在是太超值了。
其實,張準實行的一系列福利待遇的核心,都是“軍田”。
軍田是相對於民田而言的。按照劉航、王銘宇等人擬定的均田免賦細則,民眾們分到的田地稱為民田,在主人死了以後,是要拿出來重新進行分配的。以後人口多了,可能還要重新調整。但是軍田不同。軍田是世襲的,不需要拿出來重新調整,最初是多少,日後還是多少。
某塊地如果被列入軍田,歸某個人所有,那麼這塊地就永遠歸這個人所有。在他死了以後,這塊地歸其子孫後裔所有。如果沒有直系子孫,則歸其旁系親屬所有。其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侵佔。軍田的授予,必須經張準批准。
使用軍田作為刺激戰鬥士氣的方式,是張準深思熟慮以後提出來的。對於軍戶們來說,給田地要比給銀子有吸引力多了。關寧鐵騎的很多經驗教訓表明,土地要比銀子更有吸引力。而且,給田地的話,張準本身的經濟壓力也不大,節省下來的銀子,可以做其他用途。
【今天五更15000字,這是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
第65章 我一定要透過考核
(0065)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還有三更,敬請期待~~~求收藏,求推薦~~~~】
現在的浮山所護衛隊,只有每個月一兩銀子的餉銀,還有各色裝備和日常耗費,是需要張準自己掏腰包的。撫卹費、傷殘費、獎勵費等,全部都用軍田的方式發放。自己沒有壓力,別人又樂於接受,還有比這更恰當的方法嗎?
他實行這樣的制度,也有這樣的條件。經過幾次大亂以後,山東已經是地廣人稀,尤其是登州和萊州一帶,人口很少,大片的土地都是荒蕪的。隨便一扒拉,就能拉出幾十萬畝甚至是幾百萬畝的土地來。事實上,整個山東半島面積6。6萬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1500畝,換算過來,就是整整1億畝的土地。哪怕只有30%可以作為耕地,也有3000萬畝,也足夠他折騰了。何況未必只有30%的耕地可以使用,林地、山地同樣是可以授予的。
果然,張準宣佈的這六項待遇,極大的刺激了那些年輕人。
中國人的土地顧念就是重,尤其是在古代。擁有幾畝屬於自己的土地,是絕大部分人的夢想,就跟現在的人做夢都想擁有自己的房子一樣。民田的確是不錯,可惜不能傳給後代。但是,軍田就不同了,軍田是可以傳給後代的,而且還不受民田五十畝上限的限制。何況,田地沒有70年的大限。拼死為自己的後人掙幾十畝軍田,相信後世子孫肯定會永遠感恩戴德的。
“我一定要透過考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