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部分(第1/4 頁)
可不是善茬啊!
“都督大人,你能不能告訴我,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離開臺灣島?強制戰俘進行勞動,這是不入道的。”
普特曼唯一的要求,就是儘快的回去巴達維亞。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向上面報告。也有太多的機密,需要隱藏。他擔心,自己會被虎責軍永遠的羈押,直到他的秘密,被全部套取出來為止。
“這要看你們荷蘭人的反應速度。“張準不痛不癢的說道。
他知道普特曼的腦海裡,有很多的機密。
普特曼擔心這些機密,落入虎賁軍的掌握當中。不過,張準對於這些機密,沒有興趣瞭解。因為,他認為,目前的虎賁軍發展速度,已經足夠在未來的十年時間裡,碾壓一切的對手。
當然,不要所謂的機密,不等於不要銀子。荷蘭人這些戰俘,想要被釋放回去,荷蘭方面,肯定是要出錢來贖取的。當時的國際慣例,每個戰俘,價值五十英鎊左右。三千荷蘭戰俘,就是十五萬英鎊。兌換成白銀,就是十五萬兩左右。荷蘭人什麼時候帶著銀子到來,張準就什麼時候釋放戰俘。
“好吧!”
普特曼無奈的說道。
雙方商談以後,阿尼塔就帶著雙方的談判紀要,乘坐虎責軍自勺一艘龍神艦,前往巴達維亞,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幹事斯特克倫伯格會面。臺灣島的荷蘭戰俘,什麼時候能夠順利的回去巴達維亞,就要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反應了。
大事處理完畢,張準就開始和熊文燦商談臺灣島的未來發展。這是熊文燦最關心的問題。說真的,作為虎責帝國第一任臺灣總督,熊文燦對於臺灣島的發展,並沒有十分清晰的思路。
在以前,他對臺灣島的瞭解其實不多。要是瞭解很多的話,他早就派人將臺灣島搶回去了。他只知道,在福建的對面,有一個海島。
至於島上有些什麼人,又有些什麼資源,他都是不清楚的。荷蘭人佔領臺灣島,對熊文燦來說,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甚至,說的不客氣一點。在當時的明國朝廷,從上到下,都沒有人知道,臺灣島到底有多大,有些什麼資源。他們也從來沒有派人,到臺灣島上去探索過。要不然,在明國自己繪製的地圖上,也不會將其排除在外了。
一直到後來顏思齊、鄭芝龍、楊天生等人,在臺灣島上發展,聚集了大量的海盜,熊文燦等人,才對臺灣島,有粗略的瞭解。不過,到那個時候,荷蘭人在臺灣島上的實力,已經相當的強大。以當時明朝的國力,沒有辦法搶回去了。因此,只好承認現狀。
虎責軍佔領臺灣島以後,立刻召集以前鄭家艦隊的1日部,對臺灣島展開大規模的調查。
從調查資料來看,這時候的臺灣島,嚴格來說,還是處於半原始狀態的。無論是之前的鄭家艦隊,還是之後的荷蘭人,都還沒有將臺灣島開發到5%的水平。
根據荷蘭人的不確切的統計,臺灣島的主要人口,大約有二三十萬左右。其中,當地的土著,高山族之類的,就佔了十幾萬人,超過總人口的一半。移民過來的漢人,只有寥寥四五萬。其他的,就是一些偶爾到來的漁民了。
想要發展臺灣島,必須有足夠的勞動力。
換言之,就是要大規模的移民。後世的臺灣島,有幾千萬的人口。現在的臺灣島,只有二十萬的人口,的確是相差太遠了。除了雞籠港和幾個據點,張準還騎馬到很多平原地帶去看過,都是沒有一個人口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明末清軍南下,大量的福建人移民臺灣島,後來鄭成功收復臺灣島,又帶來大量的人口,才算是將臺灣島的人口數量,撐破一百萬人。後來,又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臺灣島的人口,才突破兩百萬。
張準可以保證,自己從來都沒有看過如此純淨的天空,如此純淨的海水,如此潔白的沙灘,如此空蕩蕩的平原。除了高山族的土著之外,所有的人口,都只分布在沿海的區域,只要稍微深入一點,就是鮮花盛開的草原,茂密的樹林。要是在大陸,這樣美麗富饒的地區,早就是人頭湧動了。可是在這裡,居然一個人都沒有看到。
對於張準來說,眼前的臺灣島,就是一片白紙,純淨到不能再純淨的白紙。鄭家艦隊和荷蘭人,還沒有來得及在這張白紙上下筆。問題是,這樣的白紙,要怎麼描繪呢?怎麼才能將這幅畫描繪出最高的水平暱?
經過慎重的思考,張準決定,要在臺灣島,大力發展有特色的產業。臺灣島需要的,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是高精尖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