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孩子何其無辜,再說此事也並不是只她一人之過。”
“她若生下了孩子,你與朕之間就有了一輩子的隔閡,朕不能讓此事成真,更不能讓這個孩子有危及你所出之子的機會,書榆,誰都不能壞了你我之間的情分!皇后也曾有過兩次身孕,不過那時朕剛繼位不久既要穩固朝政,又要與諸國維繫關係,所以即便皇后為人所害小產,朕也不能處置了幕後主使,皇后為大局不哭不鬧,只是自己強忍悲傷,所以朕也早就明白非我和羲之人,其心必異!朕處置烏樂雙的孩子,既是為和羲也是為了朕自己,雖朕也有錯,但朕與你之間不能再有變故了,因而犧牲的也只能是她,不只是她還有淑妃朕也不能留,你知不知道!”
☆、第82章
穆書榆聽到這裡終於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她能說什麼,這個男人從自己病好之後便一心為自己著想;盡了最大的努力讓自己能過得好;自己雖可憐烏樂雙,但也不能將她的不幸全怪在秦承釋身上。
“皇上。”外面於忠輕喚了一聲。
秦承釋給穆書榆拭著眼淚回了句:“有事就說。”
“回皇上;和靜殿的宮女來報;說烏淑儀怕是不行了。”
穆書榆腦中立即嗡的一聲,朕地一下就站了起來;秦承釋立即抱住她:“書榆,你冷靜些,你不能去和靜殿,她心已經死了,這樣的結果對她是最好的。你在這兒哭一場吧;朕陪著你;好不好?”
穆書榆腦中不斷閃現著初遇烏樂雙時的情景;那是一名才情容貌無人可比的女子;引自己為知己;在自己歷險之時她都在為自己擔心,自己病時她守在身邊痛哭,如今卻是再也沒有相見的時候了,這個痴情女子終是在承受了諸多痛苦之後放棄了活下去的信念。
“皇上,您能送她回連山國安葬嗎,即使是將來連山不在,也讓她能與家人守在一處。”
秦承釋抱著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穆書榆,輕輕拍著她的背:“朕答應你,也全了你和她的情誼,書榆,不要哭了。”
穆書榆哭得昏頭脹腦,想想皇后又想想烏樂雙,接著又想起了文妃、高依珊、白子若、魏淑儀等人,這些一個接著一個隕落的後宮女子,無論是好是壞,無非都是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面對這樣殘酷的爭鬥,她已經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堅持下去了。
“朕知道你只是一時傷心,不過為了孩子、為了朕,你必須挺住,你要與朕一同披荊斬棘共享萬里河山。書榆,朕只有你了,你不能扔下朕。”秦承釋看著似是已心灰意冷的穆書榆立時變得焦急起來。
自己已經是這樣無助彷徨,那眼前這個男人只會活得比自己更累更難,穆書榆面對一臉脆弱的秦承釋心中再次痛楚非常,若要站在萬人之上,就必須要付出稱孤道寡的代價,她不忍心將秦承釋至於孤寂深淵,也不想讓自己一蹶不振頹廢不堪,於是止住淚水雙手也環上了秦承釋的腰,輕聲說道:“我陪你。”
秦承釋則是用了些力氣擁住懷裡的女人,低聲許諾:“朕必立你為後,到時咱們做真正的夫妻。”
烏樂雙沒能挺過一個晚上,繼皇后離世之後也跟著抑鬱而終,她的死被說成是因過於懷念皇后哀傷而亡,秦承釋再次下旨嘉獎烏樂雙對皇后的忠烈之義,特准將其送回故國連山厚葬。
又過兩月,丞相白鴻信舊病復發不能上朝,遂告老讓出相位,這樣和羲便成了宮中後位虛懸,朝中相位空缺的局面,一時之間人人摩拳擦掌,想借這次難得的大好時機為自己奔個好前程。
若按秦承釋之前設想,皇后去後自當由穆書榆繼承後位,因為穆書榆不僅是皇貴妃,同時也懷有身孕,而且還有身為丞相的舅舅白鴻信。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白鴻信過早地讓出相位讓事情脫離了既定的方向,皇后之位還可暫緩商議,但丞相之位卻不可耽擱太久,白鴻信離朝之後,最有希望接承相位也是資歷最老的便是御史大夫宋賢,而與白鴻信交好之人則提議由能力出眾的白廣清子承父業,但白廣清因過於年輕,除了參與過征討川曲戰事之外並沒有任何資歷可與宋賢相比,兩派人馬為此爭論不休,白廣清漸呈劣勢。
只是朝中紛爭自也與後宮大有關聯,宋賢一派也對穆書榆的身份提出了質疑,其實穆書榆之事所有人都看得明白,當初也是為著皇上喜歡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只不過誰也沒想到秦承釋真有封穆書榆為後的打算,可是說到底不管穆書榆身份再怎麼變,也改變不了她是玉浮公主的事實,所以既是有機會一爭誰又不想讓自己功成名就呢?
秦承釋此時外臨征討諸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