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不選擇後者?
宮牆外似乎隱約傳來金鼓交鳴之聲,皇后和葉貴妃卻再也聽不見我的聲音。
小內侍帶著文奎和文圭從後門出宮,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我用顫抖的雙手點燃了奉先殿內的一切。
漫天大火中,耳邊隱隱傳來幾聲木魚敲擊的輕響,依稀有人在唸著佛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心作佛!悔一切過,勸眾道德,歸命禮諸佛,令得無上慧!……”
我循著那聲音,輕輕走過去……
番外……鄭和篇
今天是燕王殿下登基的日子,我恰巧站在慶熙郡主的身旁,沒想到這個小皇子來得這麼快。
我將郡主送到朝雲殿,等了一盞茶時分,卻還不見燕王殿下的身影。
走到謹身殿前,我託去傳話的小內侍果然還站立在殿外,急得團團轉,卻不敢上前攪擾登基大典。
我不再猶豫,大步輕輕走進殿中,待第三批戶部官員撤下、第四批即將上殿叩首時,大聲說道:“屬下有十萬火急之事,稟告皇上!”
皇上的臉色略變,說道:“馬和?你有什麼事情?”
我立刻說:“慶熙郡主剛才身體不適,屬下將她送回朝雲殿去了!”
他從御座上站起,沉聲對殿中群臣說道:“今日登基大典到此為止,擇日再行禮。”
皇上輕功身法比我好,我趕到朝雲殿外等候。
不久,我看見皇上面帶笑容從殿中走出來,他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一邊走一邊對我們說:“所有殿中宮人,賞鈔一萬錠,再加棉紗十斤。”
宮人們謝過賞賜。
皇上走近我身邊,說道:“馬和,朕剛剛得了一個小皇子,你立了首功,我賜你姓‘鄭’吧,再封你為內宮監。”
元代咸陽王賽典赤我家祖先,從曾祖父那一代開始,祖父、父親、我,都姓馬,皇上親自賜我姓“鄭”,是我們整個家族的榮耀。內宮監地位在十二監中僅次於司禮監,掌管“木、石、瓦、土、塔材、東行、西行、油漆、婚禮、火藥十作,米鹽庫、營造庫、皇壇庫,凡國家營造宮室、陵墓,並銅錫妝奩、器用暨冰窨諸事”,是極其重要的職位。
我急忙抬頭謝恩。
皇上並沒有走遠,站立在朝雲殿宮牆外,微笑注視著天空漂浮的雲朵,自言自語說:“上天待朕真的不薄……那眼睛,實在是像極了!”
他回頭見我站在身後,問道:“三保,如果朕不立王妃為皇后,你覺得立誰合適?”
我明白皇上的心思,他心中想立的皇后當然是慶熙郡主。
我只說了一句:“燕王妃是先帝冊封的。”
他轉過身,緩緩對我說:“徐輝祖與齊泰、黃子澄勾結,名列奸臣榜第五號。徐家的臉都給他丟盡了。”
我說:“可是王妃沒有錯,她一直都站在皇上這邊。徐二舅爺被斬也是因為跟隨皇上靖難。”
我們攻進金陵的那天,建文帝賜死了葉臨風和徐增壽。聽說慶熙郡主當時說服了建文帝刀下留人,宣旨之人去晚了一步,只救下了一個,徐增壽還是被腰斬了。如果說徐輝祖是奸臣,徐增壽就是忠臣,兩相抵消,徐家並不算是奸臣之家。皇上想為自己找個不立王妃的理由,但我知道那並不是充分的理由。
他的臉色陰沉下來,過了片刻,他和顏悅色對我說:“三保,雖然真話往往不是那麼好聽,朕還是喜歡聽你說真話。”
帶著焦急神情走來的宮人打斷了我們的對話。
她嘴唇翕動,哆哆嗦嗦著說:“皇上,不好了,郡主有產後血崩之兆……”
如同晴空中降下一道霹靂,皇上瞬間像變了一個人,不再穩重深沉。我看見他倉皇掠進殿中的身影,心中咯噔了一下。
產後血崩,十有八九必死無疑。
我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救過我性命的人,但他並不是太醫,尋找他還需要一段時間。
我走進朝雲殿中,正要告訴皇上迅速宣詔這個人進宮,卻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
朝雲殿中所有宮人都跪在地上。
皇上手中握著一把寒光四射的利刃,定定注視著床榻上的慶熙郡主。他沒有流淚,那種眼神讓我覺得無比震撼。
除了瘋狂,就是無窮無盡的仇恨。
他仇恨的物件居然是他自己,而一個人恨自己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我看見他撩起龍袍的衣袖,輕聲說:“該死的是我,不是你。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