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一片天地。千萬不要認為高考,或者中考,或者一次面試就會決定自己的終身。只要內心那一盞燈能夠為自己點燃,持續燃燒,每當失去方向的時候,看看內心的光亮,一切就不會惶恐了。
大二之前,每當我不知何謂人生,何謂未來的時候,我總是企圖找到一個內心強大充滿光亮的人,總覺得遇見一個那樣的人,就能獲得指引的機會。於是問同桌,問同學,問長輩,問一切可問之人,得到模稜兩可的答案。狂風大作的答案早就把內心奄奄一息的火苗吹熄,如若更慘一些,落一陣暴雨,長時間內,火苗再無復燃的可能性。
“看到這,我才發現我真的是一個習慣於自己與自己對話的人,找不到別人解答的問題,只能自己問自己。這個習慣仍保持至今,只有心裡有了確切的答案之後,才會去徵求他人的意見。徵求意見只不過是為了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一致的,就放手去做。不一致的,小心去做。總之,必須去做,因為這是我自己告訴自己的。”——2012/10/15
原來我也曾經走到過那麼遠
我還是偶爾會忘記時間,偶爾忘記要去的地方,偶爾懷疑現在做的一切是不是正確,偶爾感激一下現在的狀況,並時不時拿現在與曾經做對比,其實發現,沒什麼兩樣。就像老闆今天仍對我說:劉同,你究竟打算這樣沒心沒肺活到多久?這句話,好像四五年之前,她也這樣問過吧。
說到滿足的事情,那是一堆一堆的。
比如,只要坐在書桌前,就不會心神不寧漫無目的。
現在還記得很多很多的夜晚,聽著什麼樣的歌曲,翻著什麼樣的書,寫著什麼樣的文字。在和什麼人在QQ上聊天,暢想幾年之後的生活。其實和現在真的差不多。
說到遺憾的事情,也不是沒有。比如,彈鋼琴。
我看見會彈鋼琴的人就腿軟,走不動。我最想夢幻成真的場景是,某一天,在酒店大堂,遇見心儀的人獨自在喝酒,我就走上臺,彈了一曲,擊中對方,泣不成聲……那該有多好……雖然是瞎扯。
有時候,自己和自己瞎扯,是一件很滿足的事情。
小杰介紹了靜秋姐。
她拿著我7年前寫的書,一點一點仔細地讀,然後分享給同事聽。
然後給我寫郵件告訴我。
讓我想起那時我寫這些文字的時光,安靜,敏感,又踏實的。
多少不像現在,為了一個梗概而寫一篇微博,為了一個**而寫一個鋪墊。那時寫東西,不會動那麼多心思,只是跟著心思一路寫過去,遇見了你,遇見了風景,遇見了一個又一個座標立於原本生命的不可企及之處,匆忙用石子在上面刻下我曾來過的痕跡。
雖然現在我坐在這裡,聽著最新的歌曲,最潮的音樂,用上網本寫文字,用ipad上微博,吃著新鮮的荔枝,按時睡覺,到點上班。但靜秋姐那幾句話,讓我心裡對自己說了一句話,那句話有點噁心,但特別適合我這種30歲的無公害小青年用來撫慰自己,那句話是這樣的:原來,你也曾經走到過那麼遠……
原來,我也曾經走到過那麼遠。
而現在,我目力所及之處均有擁擠人潮,力量所及之處必有疑惑需要解決。
影子與靈魂都喪失隱遁的日光下,誰又比誰能走得更遠?
以前,還會爭論幾句方向,現在能多走幾步便不容易,一個比一個更像招徠顧客的人形立牌,面無表情,同樣姿勢,歡迎光臨,春蠶到死,絲方盡。迎不來第二天的清晨,煽不動第二天的翅膀,戛然而止的何止生命,還有妄想成為蛾子翱翔的夢。
希望,這一切都只是那時做著的一個逼真又實際的夢。
那件青蔥且瘋狂的小事叫愛情
“我外婆和你一個姓,我在想,如果萬一,我們是親戚的話……”
如果我們是親戚的話,無論發生何等的崩析,我們的關係不會像之前那樣說斷就斷了。
如果我們是親戚的話,無論你多麼不想見我,你總會聽到我的訊息,看到我的樣子。
如果我們是親戚的話,就意味著,無論場面多僵,隨著時間我們都淡忘一些應該淡忘的事情之後,相顧一笑,便能化解當時無論如何都解不開的愁和仇了。
伴侶是全天下最令人害怕的關係。陌生人因情因景走在一起,親起來比親人還親,陌生起來比陌生人還要陌生。
所以我明白你說的意思。其實連我也曾在心裡暗自想過,當時我深愛的那個人,如果我們是親戚就好了。即使,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