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鐵桿書迷】(第2/2 頁)
天屠龍記》(單行本)……擺了整整半個書架。
《槍炮》屬於純學術著作,常凱申看了開頭就失去興趣,他對《神女》和《狗官》也不太喜歡,甚至是厭惡。
不過那三本武俠小說,卻讓常凱申看得津津有味,被他稱之為“消遣解悶的好書”。
這兩個月中,不時有軍閥、官僚前來拜會。
但凡是被常凱申在書房接待的客人,看到那些書都會大吃一驚。
於是戲劇性的情況出現了……
碧雲寺行館接待室,顏惠慶、熊希齡、潘復等人正在等待接見。
熊希齡最先進去,他如今和常凱申是鄰居,在香山建有慈幼院(沈從文以前就在這座慈幼院打工),是北平著名的慈善家。
如今東北易幟雖然還沒談妥,但東北到山東的救命糧道卻已打通,熊希齡將被任命為全國賑災委員會委員。
這也是常凱申久留北平的任務之一,平津兩地有太多民國元老,這些人是有利用價值的。收服了他們,等於收服一大片,各種人脈和渠道都能打通。
比如熊希齡資格就很老,人家是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理。
熊希齡一走進書房,就看到書架上那兩排周赫煊的作品,他沒有表現出絲毫異樣,便跟常凱申談起賑災事宜。
第二個進去的是顏惠慶,這位先生就要憋屈得多。常凱申雖然和顏悅色地跟他交談,但並沒有委以重任,顏惠慶只能黯然離開。
第三個進去的是潘復,這傢伙在書房待的時間最久。
當初周赫煊與張學良初次見面,就是在潘復家。此人八面玲瓏,跟那個派系都關係良好,年初還給張學良做了幾個月高階顧問。
常凱申跟潘復談的,自然是東北易幟問題,希望從潘復口中多多瞭解張學良。
潘復對此大失所望,他是來謀官的,結果常凱申只讓他跑腿。
離開的時候,潘復下意識地看了看書架。等他返回天津後,立即給司機說:“去三樂堂!”
周赫煊的新居三樂堂,莫名其妙就成了場所,每天都有亂七八糟的人來投拜帖。
在北方的軍政兩界,已經漸漸傳出訊息:常總司令是周先生的鐵桿書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