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高飛為他們兄妹二人買了不少新衣服,他們那些衣服質地差不說,到處都是補丁,走在香港的街道上,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大6籽。所以必須先給他們包裝,這樣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高飛一開始幫助陳紹軍兄妹二人並沒有什麼私心的,只是做為同胞不忍心見死不救。高飛可以看的乞丐不給錢,但他無法冷血到見死不救的地步。本來他也就打算等陳苗紅的病情好了後,再打他們兄妹二人離開,對於陳紹軍說的報答他根本不感興趣。陳紹軍能怎麼報答,又沒錢又沒勢,難道還指望他會成為爆戶,然後送自己幾百萬嗎。但很快高飛改變最初的意願,因為他現陳紹軍會格鬥術。
高飛空閒的時候都會早起鍛鍊,他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陳苗紅住進高飛家後沒幾天就控制了病情,陳紹軍也就放下了心,而待在高飛的家裡又沒事情可幹,就又恢復了以前在部隊裡的習慣,每天早晨起來早煉。高飛只不過是跑跑步而已,而陳紹軍則不同,因為高飛別墅周圍的空地還算瞞大,陳紹軍在空地上立了一個木樁。陳紹軍得知高飛喜歡晨跑,所以每天早晨五點鐘都會叫一下高飛。因為高飛早晨起來鍛鍊沒有很準確的規律,有時候五點醒了就五點起來鍛鍊,有時候睡晚了點,就晚點起來鍛鍊。但陳紹軍則是每天很準時的,基本都是剛好五點左右就起來了。可能當個兵的對時間這個觀念比較強。有人陪著一起跑步鍛鍊高飛自然樂意,一個人跑步其實挺沒勁的。
因為在一起晨跑,交流的也就多,陳紹軍也沒了一開始的拘束,所以才敢在高飛別墅的院子裡立木樁的。立了木樁後,每次晨跑回來,高飛是一身汗,而對於陳紹軍來說這點運動量不算什麼,就會打木樁。高飛見到陳紹軍打木樁之後,才有了拉攏他的打算。雖然高飛不會格鬥術,但以前在電視裡看過很多武術的片子,比如李連杰演《精武門》還有很多關於少林寺的片子,經常可以看到打木樁的情景。高飛無法判斷陳紹軍有多高的本事,但看他那出拳有力,度又快,很有節奏感。光看他打樁就讓高飛感覺很過癮了,這些都是真功夫,可不是在拍電影。高飛當時就詢問了陳紹軍這一身功夫是怎麼煉出來了,陳紹軍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高飛他的自身情況。
陳紹軍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武術,那時候中國剛解放沒幾年,沒有多少人富裕的。陳紹軍一家田地不多,那時候想吃飽飯都是很難的。在他十二歲那年,他老家附近建了一座新廟。一是為了吃飽飯,二是為了自己的愛好,陳紹軍就跑去當和尚了。那時候寺廟裡的香火挺好的,很多人到廟裡祭拜。但沒過多少年,中國開始到處打擊封建思想,掃除迷信。雖然寺廟跟迷信沒有關係,但很多曾經來拜佛的就是因為相信神鬼之說,才來寺廟請求保佑的。剷除了神鬼之說,來祭拜的人自然就少了。因此寺廟維持不了開支也就解散了。解散後,陳紹軍種了幾年田,後來因為部隊徵兵,雖然陳紹軍年齡大了點,但曾經在寺廟裡學了不少武術,有點本事,就把他徵上了。在部隊裡,陳紹軍又對格鬥術產生了興趣,加上他本身就有武術底子,很快在部隊裡出了名。在部隊裡,論誰格鬥厲害,陳紹軍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但在部隊待了五年後,因為國內治安慢慢平穩,也沒有什麼戰爭生,很多軍人退伍。想繼續待在部隊裡的,沒有關係是很難上的,陳紹軍也成了退伍中的一員。回到老家第二年,也就是陳苗紅十五歲那年,老家洪水,父母死在瘟疫中。雖然政府救助,但陳紹軍不想看到妹妹受苦,才帶再她來香港展的。
高飛聽到陳紹軍說的一切後,才算真正認識陳紹軍這個人。高飛開始打算讓陳紹軍留在自己身邊,救她妹妹最多隻能使他感激自己,以感恩的心態對待自己。雖然這足夠了,但恩情就算再難還也有還清的時候。必須再增加籌碼讓他死心踏地的跟著自己才行,高飛自認自己不是君子,他有自己的私慾,否則二年前他也不會出手幫助王雲那個小混混。同樣高飛現在也想在陳紹軍身上投資了。先稱陳紹軍為陳大哥,因為按照年齡來講叫他聲大哥不虧,其次就是繼續讓他接受自己的恩惠。從這些天對陳紹軍的瞭解,他現在最在意的就是他那妹妹了,因為她是紹軍現在唯一的親人,而紹軍又是個很講情義和孝道的人。如果他妹妹有事,他會認為自己對不起父母,沒有照顧好妹妹,這樣對父母也是不孝。現在高飛救了他妹妹,他如果不報答那就是不義。高飛只要越對陳苗紅好,陳紹軍就會越感覺欠高飛的恩情大。
別墅高飛已經找人清理過衛生了,而且還特意請醫院的醫護人員到別墅消毒了一次,為了就是防止陳苗紅再次細菌感染。還有醫院的醫生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