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3/4 頁)
又不知道沉默了多久,斯大林冷冰冰的聲音突然在屋子裡面響了起來,只是三言兩語,就宣判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千千萬萬**者的死刑
布哈林瞪大了眼睛,只是看著斯大林。斯大林黑著臉,眉頭緊蹙著。侃侃而談:“眼下中國gcd是中國的第二大勢力,他們擁有二十萬以上的軍隊,數十萬黨員,還控制著中國北方的遼闊根據地。而蒙古人民**黨現在只剩下一萬多人的軍隊,和蒙古西部的一小塊地盤了。布哈林同志,你說蘇聯現在是選擇強大的中g好呢?還是選擇即將滅亡的蒙古人呢?”
“可是……那些蒙古同志都是真正的布林什維克啊我們……我們就算不能幫助他們,可是也不應該命令中g加害他們啊我們可以讓他們從蒙古撤出……”布哈林的聲音越來越輕,直到最後連他自己也聽不見了。
這倒不是因為布哈林害怕斯大林,而是斯大林的提議其實是對的對gc國際來說,蒙古事變必須要有個是非黑白,也必須要有好人壞人。如果中g不是將自己和王仲義捆在一起的話……壞人自然是王仲義和他領導的幾萬中國紅軍來當了。可現在莫斯科實在下不了決心把整個中國gcd推到敵人那邊去,所以就只能犧牲蒙古人了。
……
公元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一門門火炮緩緩搖動,將炮口方平。炮手全部就位,彈藥手抱著炮彈,緊張的等候著填裝發射的命令。沿著烏里雅蘇臺城四周,民十三式重機槍整整佈置了一圈,總有三四百架之多,射擊標尺全部定好,都指向低矮的城頭。機槍手趴在機槍擋板的後面,都在屏息靜氣地等候。
一個極高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將領,披著一件灰色的棉大衣,在一票衛士的簇擁下,大步走進了一個土木搭建的掩蔽部。這個掩蔽部位於烏里雅蘇臺城對面的山頭之上,距離城牆不過三四千米,中間全無遮擋,不用望遠鏡就可以將整個戰場都收於眼底。
這位紅軍將領就是王仲義,現在他的職務是中g蒙古特委書記,中國工農紅軍蒙古方面軍司令員,政治委員,黨委第一書記。這些官職可不是自封的了,而是經過了中g中央的委任,再加上北京政府給的蒙古督軍,眼下他可是貨真價實的“蒙古王”了
掩蔽部內已經有許多紅軍將領在等候著了,濟濟一堂。看到王仲義到來,都立正行禮。蒙古方面軍參謀長葉挺,副司令員蔡廷鍇,蘇聯顧問拉科夫斯基(託派分子),還有若干參謀,都在等待最後進攻的發起。
蒙古高原的深秋即將過去,用不了多久茫茫大雪就將覆蓋整個草原,到時候就不適宜用兵了。所以王仲義和蒙古方面軍高層,在接到中g中央所發了的“徹底消滅布曼增迪叛徒集團”的指示以後,便率領大軍日夜兼程趕到了烏里雅蘇臺城下。
烏里雅蘇臺城曾經滿清王朝在漠北高原的三大軍事重鎮之一,是滿清王朝所委任的烏里雅蘇臺將軍的駐地。當時的烏里雅蘇臺將軍負責掌管唐努烏梁海和喀爾喀四部及所附額魯特、輝特二部軍政事務。在蒙古宣佈獨立之後,這裡則是汗泰希爾烏拉省的首府。現在這裡則是蒙古人民**黨和蒙古人民軍最後的據點
在這次史稱“蒙古事變”的戰爭之中。蒙古人民軍靠蘇聯乾爹打天下的後遺症暴露無遺,那些堂堂的人民軍高階統帥,實際上根本就不懂什麼軍事,也沒有一丁點現代戰爭的經驗。
連這個素來有蒙古虎將之名的布曼增迪也不例外。他在獲悉烏蘭巴托事變之後,便立即將他能夠召集到的蒙古人民軍殘部集中起來。同時又棄了蒙古西部的小城科布多城,將這座離蘇聯更近一些的烏里雅蘇臺城,當成了抵抗中國“侵略”的大本營。實際上就是放棄了蒙古人最擅長的機動作戰,在這裡死守待援,等著蘇聯乾爹派兵來救。結果……援兵沒有等來,卻等來了中國工農紅軍蒙古方面軍的討伐還被人家團團包圍在這座小小的城堡裡頭了。
王仲義舉著望遠鏡,默默地看著眼前這座,用中世紀標準來看還算是堅固的堡壘。不過腦子裡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轉到了其他事情上去了……打下這座小城,蒙古人民黨的其他殘部就不足為慮了。
蒙古轉眼間就是自己的地盤了,一百五十二萬平方公里,就是自己一個人的啦雖然不是一國之主,可是比起內地的那些大軍閥來也差不了多少了。就是這塊地盤窮了一點,人口也太少了,還不到一百萬人看起來要找三弟商量一下,看看有什麼辦法能發展一下嗎?再就是蒙古的交通狀況實在太糟糕了,連一寸鐵軌都沒有,而且又遠離內地。一旦和蘇聯人在蒙古打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