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的下午聊上幾句。
但比起在鄭家,已經是天堂了。
於是,衛青就在平陽公主府當了騎奴。
性格溫和的衛青,很容易就得到了上下眾人的喜歡。從公主府的大管事,到和他在一起的騎奴。
公主府的騎奴很多,都是年青精壯的小夥子。大家輪流當值。輪到牧馬的時候,就去離長安一天路程的霸縣草場牧馬一個月。沒輪到牧馬的其餘的人,照常住在公主府的馬房裡當值。
衛青最喜歡的是牧馬。
藍色的天幕下,連綿的山丘,青青的草場,綠色蓊鬱的小樹林,一條蜿蜒而過的小河。微分吹過來,帶來遠處青草和野花的氣息。一切都自由自在,都無比快活。
當然,在公主府當值也不是什麼累人的活,比起在鄭家牧羊來,已經是天壤之別。跟何況,為了騎奴們知曉禮儀進退,公主府專門請了教習,教他們一些基礎的禮儀和詩書。教習是個知識淵博的好好先生,衛青原本就識字,人又聰明好學,一點就會,很得教習的歡心。有時候,教習也願意多教衛青一些東西。衛青好讀書,教習也願意借給他書看。不過,衛青還是最愛看兵書,可是教習卻沒有兵書。
於是,衛青在平陽公主府呆了下來。
偶爾,在忙碌的間隙,衛青也會想起那個倔強好強的少年阿彘。
“不知道他怎樣了?是不是及時見到了他的父親?”但是,這念頭隨起隨滅而已。畢竟這只是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留給他的印象不深。至於這叫阿彘的少年竟然會惦記著他,而這少年就是當今皇帝,那更是他不可能知道的事。
他只知道,從自己進平陽公主府開始,就聽見了很多關於年輕皇帝的軼事。
譬如說:年輕的皇帝繼位不久,就宣佈使用年號紀年。這可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讓不少老年人憂慮地嘆息,但是,為什麼嘆息,他們也說不出道理。
再比如說,皇帝還頒佈聖旨,命各地官員大力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擇優錄用。引得各地士子云集長安躍躍欲試。
更有傳奇的,是在這些士子中皇帝特別看重一個名叫董仲舒計程車子。
看門的老王因為常常可以聽得到候見官員們的談話,所以在奴僕們私下聊天時,有最多的新鮮的東西。那天他說:“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福氣,這董先生進宮之前還是無名之輩,和當今皇上一席長談之後,皇帝親口要丞相將董先生安排在驛館,還用公車接送。用公車接送呀!你想,就是朝廷現任官員,也得到那個品啊!一個讀書儒生,那得是多大的面子。嘖嘖!”
老王其實不知道,有這樣待遇的人,還有趙綰和王臧,他們也都是儒生。
當然,更轟動的,是連衛青這個小小的騎奴都知道的丞相衛綰罷相的大事。但是,這件事隱隱約約有那麼點皇帝和太后不合的意思,所以,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想打聽,可所有人又不敢打聽。只是,年輕的皇帝公召天下,說衛綰處理政事只顧“拖”,“等”,是“無為而治”,給朝廷造成了嚴重影響,所以,只能罷免衛綰。
可是,有一天那個教習和公主府裡的文吏聊天時,衛青冷不丁聽到一句:“這皇上也是,咱們大漢立朝以來,不都是奉行‘無為而治’嗎?怎麼,現在不對了?聽說皇太后都看不下去了……”教習的話沒說完,就被文吏捂住了嘴巴。
除了這些讓衛青好奇但是又不太感興趣的小道訊息以外。還有一個訊息是衛青感興趣的,皇帝要招募勇士出使西域。
對於這個訊息,僕役門都很好奇,西域在他們的眼裡,幾乎和蠻夷等同。除了有玉石,除了有那些健壯的馬匹還有什麼比大漢更好的?當然,還有那種一嘟嚕一嘟嚕的果子,據說,一串價值千金,不知怎麼個好吃法。但是,就為了這點子東西,年輕的皇帝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
還有一個大家津津樂道,但是隻敢低聲擠眉弄眼地說兩句的訊息,就是皇帝和皇后的宮闈關係。大家提起,都是一臉曖昧地提到一個人的名字——上大夫韓嫣。
在僕役們偶爾提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衛青總是走開。不是怕惹事,而是他不感興趣。私下裡,他認為皇帝如果能夠治理好天下就是一個好皇帝,管他的宮闈做什麼?而韓嫣,他提都不屑提起。
好男兒志在千里,或戰場拼殺,或濟世天下,豈可與婦人爭床榻之地!——他不屑地想。
梁先生給他講過的兵書的故事,給他講過的征戰的歷史,讓衛青覺得,能上陣衝殺,馳騁千里是快意事。而男兒志向,更應以保家衛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