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再到30進20,然後是20進10,直至“十佳決賽”,似乎時光只是一閃,唇槍舌劍中,命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我還沒有從激烈的比賽中回過神來的時候,當我的大腦中還時刻充滿計時器的回聲時,當我還在睡夢中都想著要如何現場組織主持詞的時候,比賽卻悄無聲息落幕,而我,成為舞臺上被人銘記的那一個。
這個城市的報紙上一夜之間堆滿了關於我的報道,其中許多處這樣說:陶瀅,她沒有令人驚豔的臉蛋,卻有讓人過目不忘的親切。
我為這個評語受寵若驚,甚至導致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有些迷惑:這麼翻天覆地的變化,怎麼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我一閉眼,似乎仍然可以記起高中時代那個相貌平平的左撇子小姑娘,站在寂靜教室中孤獨無助的模樣,她有多少次想號啕大哭,可是總沒有哭出來。那個寂寞而膽怯的孩子,是我麼?
我記憶裡所反覆呈現的,似乎還是大一那年的苦不堪言:對於像我這樣起步有些晚的學生而言,學聲樂、學舞蹈、練發音、練咬字,哪一項都不能疏忽不能少;每天早晨6點40分全校學生做早操,我們播音專業的學生卻要提前20分鐘到練功房練習繞口令;站立坐走的姿勢和禮儀要從頭學起,形體老師隨時都會出現在校園中,任何一個散漫的動作都可能被抓獲歸案,進而導致期末考試不及格……這一級播音班共有16個學生,8男8女,我不是天資聰穎的那一個,亦不是漂亮脫俗的那一個,若說優勢,恐怕只有我的高考成績算得上驚世駭俗——可是進了大學,我知道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所以,我從不曠課遲到早退,甚至沒有請過假;我堅持每天都上晚自習,學專業學英語,溫習文學和美學方面的公共課;我每週都會去閱覽室看藝術雜誌,從《國際廣告》、《藝術界》到英文的《Apollo》……當我沉浸在我所熱愛的藝術當中時,我居然自動自發地就變成了一個勤奮上進的學生!
所以,今天,當我走在校園裡的時候,那些好奇的指指點點、那些輕聲地議論、那些豔羨的目光,應該都是真的吧?
我終於拋下了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