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用“敲金擊鼓”在狂沙中集合軍隊,又以“老馬識途”走出了死亡之谷,擊敗孤竹國,取得了徹底性的勝利。
這是一個很詳細很彩色的版本,管仲在其中表現出來的智慧的描寫絕對勝於《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而《三國演義》那些描寫戰爭中的諸葛亮的細節都是作者“染色”的,在這裡描寫管仲的也同樣是帶著“顏色”的,不過,這種睿智加在管仲身上也不為過,至於整個輪廓應該是真實的。
《左傳》魯莊公三十年傳中記載:“‘冬,遇於魯濟’,謀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這是當時出發與魯莊公相遇的時間:冬。
魯莊公三十一年經中記載:“六月,齊侯來獻戎捷”。時間是第二年六月。
齊桓公從燕國剿滅山戎回來,再次經過魯國國境,派人跟魯莊公說:“我剿滅山戎回來了”,整整耗時七個月的遠征。
但是,作為史官對於此事,左丘明先生依然做了批評:“非禮也。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諸侯不相遺俘”。我想齊國特意去告訴魯莊公我打勝仗回來了是因為當初出發時在濟水河邊相遇的原故,回來時去報一聲平安,這算是俗家的禮節,未嘗不可,卻不想和官方的禮制衝突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密謀伐楚
齊桓公遠征平定山戎之後,在中原名聲大震,諸侯各國逐漸開始從心裡認同這個捨己為人的盟主,在國際上樹立了很好的形象。但與此同時,在南方,強大的蠻夷楚國在令尹鬥穀於菟的改革和治理下,國力開始走向空前的強盛,和齊國之間形成了兩股蒸蒸日上的勢力。一個位於中部地區,一個位於南部地區,這樣的膨脹勢必要發生碰撞。
所以,齊桓公有些熬不住,跟管仲提議,預謀*楚國,把它打死在萌芽階段。其實,這個想法管仲也是認同的,但是自己家門口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就去遠征,實在是有點不穩當,這不符合他的作風。不過,楚國如今真的逐漸地在強盛,強大的速度甚至比齊國還快,這不得不讓他擔憂。原本*楚國應該是霸業的最後一步棋,可是,棋局忽然變了,這最後的一步棋裡的棋子在步步為營地危險整盤棋局,他不得不改變戰術,同意齊桓公的想法。
但是,*楚國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管仲先前也說得很清楚,起碼需要二年的預謀,直接出兵正面去攻打是不可行的,兩軍對陣實力相差不多,只會兩敗俱傷。伐楚首先是要聯合哪些諸侯國,也就是組織多少兵力。其次要想好計謀,出其不意,使對方沒有提防,從隱秘的路線進攻,這樣的戰爭才會勝利。
召集諸侯*楚國最好是自願,因為說不定是場惡戰,不自願就不能盡力,去了反倒壞事。齊國就向同盟國發帖子名義上就說是為鄭國報仇,想約會各國商議此事,因為伐楚必須機密。
接著,考慮到伐楚是件存在很多厲害關係的事情,諸侯又難免眾口不一,各述己見,最後產生不出個統一的決定,耽誤了事情,說不定還會洩漏機密。管仲認為不如先和自己的“鐵桿”宋國商討,通通氣,到時候齊宋兩國聯手錶決,猶豫者也必然跟隨趨勢而走,決議就好統一,也不至於齊國形影孤單的專權。即使他國真的旁觀,有個牢固的合作伙伴,也免於孤軍奮戰的尷尬。而這樣的夥伴也非宋桓公莫屬,魯莊公雖然現在在關係上和齊國更加親密,但是之間還是存在著上代仇恨的隔閡,兩國政府內部人員也矛盾很深的。宋桓公這個人就不同了,義氣方剛,況且從版圖上看,楚國一旦攻破鄭國,就直接危險到宋國,厲害關係極大,他必然贊同伐楚。
腫瘤
《左傳》魯莊公三十二年傳中記載:“宋公請先見於齊侯。夏,遇於梁丘”。
現在楚國就像心頭的一塊腫瘤,自從任命鬥穀於菟為令尹,楚國人稱呼鬥穀於菟為子文,和管仲一樣的待遇,楚國大治,這塊腫瘤就從良性開始惡化,久而久之可能就會變成危及生命的癌。
齊桓公在梁丘跟宋桓公說:“這塊腫瘤不去掉,寡人與君以及整個中原都不得安寧。”
宋桓公表示肯定,具體詳細的計劃是怎麼樣的呢?
組織兵力需要一年,計謀設計也需要一年。
一個計謀為什麼要準備那麼長時間呢?實踐中的經歷告訴我們:事情越是精心準備,越是長時間安排,別人越是發現不了其中有詐。如果隨便弄個藉口率領大量的軍隊行進到楚國邊境,必然會引起楚國的懷疑和高度提防,就達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況且這種遠征很容易暴露目標,這個計謀必須能掩飾行動的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