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之間不過距離四英寸,“我的確,是個比達西先生還要習慣於能夠掌控身邊的一切局勢,當事情超出預期,就會手足無措的人。你說的一點也沒錯。”
然後他直起腰,把手從口袋裡拿出來,伸平雙臂,歪了歪腦袋:“但是,我是不會讓計劃外的事情發生的——我會努力地去控制。”
事實上,想讓事情失控,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索拉雷忍不住回想起十年前,也是在羅新斯花園,他曾經想過,如果路易斯閣下和約克漢姆都沒有死,而是活到了故事進行的時候,《傲慢與偏見》的情節會不會因此改變。
但是結果是,在他來不及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路易斯閣下因為約克漢姆的一個小陰謀而喪命,隨後約克漢姆自己也死了。起因不過是很簡單的,一筆一千五百英鎊的款項——約克漢姆希望他父親因傷臥床,那麼他就能代替父親掌握羅新斯的錢款,然後從賬上划走足夠他支付欠款的錢,或者再弄點零花。而他沒料到,一根小小的鐵刺,就使得他父親因此而死。
這件事的整個過程,索拉雷親身參與其中,於是他忍不住想,是不是這個故事的世界,本身就有它的發展規律。情節要進行到哪裡,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改變的?
之後,索拉雷看著賓利逐漸長大,一次又一次戀愛,並且每次看起來都挺真誠,好像第二天就要結婚了。第一次他戀愛的時候,索拉雷其實是挺擔心的。擔心賓利真的和別的女人結婚了,使得簡小姐日後無託。不過在賓利第三次失戀之後,索拉雷就完全不再擔憂。
小說裡最終賓利娶了簡.貝內特小姐,那麼不論他多麼溫柔多情,容易對他人產生好感,他也不會在遇見簡之前就真正地愛上別人。
或許可以說,這就是小說世界的自動糾錯系統?故事總是要如此發展下去,旁枝末節的可以發生一些插曲,但是最後的結果不會改變。
所以,索拉雷覺得,他現在經歷的生活,身邊的朋友們,他們的人生,無論如何都是要走向那樣一個結局——和小說裡所寫的一樣。
幸運的是,那是個風趣浪漫,又溫馨美好的故事。完全不必為他們覺得擔心或者是悲哀,因為他們最後很幸福,不是嗎?
他這麼想著,卻聽到吉貝爾說:“但是總有你不能掌握的事情。”
少年十分認真而堅定地看著他,聲音清晰地說:“索拉,即便你是個公爵,家財萬貫,又具有聰明的頭腦和強大的魔法力量,你也有做不到和不能掌握的事情。你真的不會為此擔心嗎?如果發生了什麼意料不到的事情,而那事情又是讓人覺得遺憾的。”
“我會努力使它不會發生的。”索拉雷說,“不過說真的,我不覺得,現在的生活中會發生什麼不幸。”
他豎起手指,一項一項地數著:“我的生活沒什麼讓人覺得不滿意的地方了,並且,在英國被別的什麼國家佔領,變成殖民地之前,我不覺得會有什麼原因使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對物質的要求也並不是很高,一週五英鎊就能讓我過得很好了,你也知道的。
“而我的朋友們,他們也都生活得很好,並且最終能夠過得幸福。我不必為他們擔心。
“然後就是你,吉貝爾,我不清楚你日後想要怎樣,不過我可以承諾,”索拉雷看了看那個男孩,也認真地說,“只要你的理想不是毀滅世界或者統治世界這樣荒唐的想法,我都能給你幫助,甚至是替你達成所願。
“這樣,我覺得,我不會遭遇到什麼,意想之外的,不幸的事情。”
索拉雷做了總結,然後自己在心裡盤算了一遍,的確沒什麼了。
至於《哈利.波特》的故事,說真的,他對那幾本書裡的人物,感情算不上深刻。當年他喜歡這個故事,也僅僅是喜歡這個故事本身。真的說起來,他真正喜歡的,希望能夠讓他們有個好結局的,也不過是兩個。一個是鄧布利多,另一個就是赫敏.格蘭傑。
而當那本書完結之後,雖然鄧布利多的死讓人覺得挺遺憾的,不過對於那樣的一位老人來說,也算是死得其所,相信就算是他本人也沒什麼不甘願了。就像是書裡,他自己所言,死亡不過是新的冒險的開始。
至於赫敏,作為書中實際上的女主角,她的結局挺好的。就是她選擇的男朋友讓人心裡不爽,別的真沒什麼可挑剔的了。
而這些事情,要在一百多年,將近兩百年之後才會發生。那時候吉貝爾應該早就死了吧,即便巫師的壽命比普通人長,活個一百多歲,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所以這些事情,可就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