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要給掐斷。在世界的另一端,新加坡淪陷了,爪哇之戰是一場災難,緬甸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已被日本人佔領,而科雷吉多這個菲律賓最後的堡壘也投降了。美國的戰爭打得很艱苦,而且正如媒體一再指出的那樣,它的軍事管理水平也相當成問題。
第八章 股市對戰爭的精確判斷(2)
在1942年,英美兩國人民的心情都是堅決作戰,同時又倍感絕望,對人類的未來失去了信心。馬修·阿諾德的著名詩篇《多弗的海灘》廣為傳誦,詩中表達出了這樣的信念:“啊,讓我們愛吧,讓我們彼此真心相待!因為世界上再沒有真正的快樂,沒有愛情,沒有光明,沒有確定性,沒有和平,也沒有療傷的藥膏。現在,我們身處黑暗的原野,到處是令人暈頭轉向的警報,告訴我們那裡還有拼殺,還在轟炸,那裡有不知名的軍隊在夜間混戰。”
在戰爭年代裡,當大量的人員在海上、在陸地上以及在空中死難時,在英國軍官留言板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首短詩:
有一個古老的信念
相信在遙遠的彼岸,
沒有絕望,沒有悲傷,
老朋友會在那裡再次相見。
在1942年冬末和春季,日本威脅要入侵澳大利亞,同時,日本在東南亞的攻勢一直在陸地與海上展開。紐約和倫敦的股市急劇下跌。一個失敗接著另一個失敗。日本看上去是不可戰勝的。投資者也被英國在沙漠戰場一再受挫弄得心慌意亂。在杜立特發動突襲之後,道·瓊斯指數僅僅上升了一點兒,不管那些人如何鼓吹,到了4月末,道·瓊斯指數還是下跌了20%。在整個戰爭期間,下跌最嚴重的情況發生於1942年4月30日,那一天竟跌到了92點,與1941年的最高值——132點——相比直跌了31%。
從1942年開始,更多的損失與失敗接踵而來。倫敦和紐約的股市蕭條一片,跌幅激增。事實上,正如羅伯特·索貝爾(寫了一部論點鮮明的關於紐約股票交易所的史書,題為《大盤》)描寫的:1942年2月是交易所自1915年以來,交易活動最為慘淡的一天。在2月14日,只有320 000手進行了交易,1個小時的總成交量為30 000手。交易所的一個賬戶裡,只換手17 000美元,是1897年以來的最低值,比1929年創紀錄的高額625 000美元足足低了97%。
股市的不景氣影響了房地產業。紐約的一家酒店無人去買,因為它入不敷出。華爾街寫字樓的租金低到每平方米需1美元。在詹姆斯·格蘭特所撰名著《繁榮的麻煩》一書中,有人把這種情況稱為“無動於衷的恐慌”。需知此時股市下滑發生在這樣的時期,當時生產蒸蒸日上,鉅額赤字已經產生,而企業利潤極為可觀。
但是,股市卻另有所思。美國財政部這時已經提出要把公司的所得稅率提到60%,而美國國會成立的談判委員會也形成巨大壓力,它的目標是鉗制剩餘利潤,有了它的存在,就再不用想什麼預期利潤和分紅了。政府還提出要對50 000美元以上的收入所產生的利潤,徵收85%的個人所得稅。羅斯福政府看來已經下定決心,要利用戰爭動員時期的特殊情況,對貧富收入進行平衡,這些政策,再加上從戰場上傳來的敗績,軍隊的懦弱表現,都進一步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
任何一個腦袋沒有進水的預言家,都可以看出現在已經是一個熊市了。在1939年,有一位著名的哈佛教授(出於名譽的考慮,在此不提他的名字)發表了一篇頗有影響力的論文,在文中,他說美國經濟已經命中註定地進入了大衰退,因為出生率太低,還因為有太多的國土無人居住和開發。他還說,我們太缺少新工業和新發明了。即使在撰寫文章的時候,美國的人口出生率也在增長,而戰爭促使了上千個新型工業與新型技術的產生。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八章 股市對戰爭的精確判斷(3)
1942年年初的熊市,部分原因就在於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不良表現。珍珠港事件,麥克阿瑟的空軍在機場被摧毀,還有英美軍隊在整個亞洲的一系列慘敗,所有這些一開始還都被描寫成與一個強大無比的敵人所進行的英勇鬥爭。當公眾們尤其是投資者最後明白,那些唱高調的新聞說得好聽點是在誤導,說得難聽點是故意瞎編,他們對軍隊和媒體都失去了信心。
在2月初,比爾·哈斯萊上將指揮美軍,在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與日軍展開突圍反擊戰。在戰鬥中,海軍飛行員宣稱自己擊沉了16艘日本軍艦。哈斯萊的對講機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