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差一點兒辭去國會職務,不過最終他還是改了主意,想變賣自己在查特威爾鎮那幢心愛的房子,還有80英畝的土地,希望能換到25 000英鎊。英國一家惡名昭著的小報惡意地把這事捅了出來,宣稱丘吉爾總是批評政府,沒有能力平衡預算,現在他自己連家裡的預算都平衡不了,眼看就要破產了。
最終,丘吉爾的天賦使他免於破產。正如W·H·奧登描寫的那樣,他是“富婆的牧師”。不過他的健康由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佳,已經每況愈下。幾位有錢的朋友向他貸款,以他的財產作為抵押,查特威爾的房子得救了。他的新書《英國國家史略》也得到一大筆稿費,使他償清債務,但也只是剛夠使用而已。丘吉爾從這本書的銷售中得到20 000英鎊(約等於現在的200萬美元)。10年以後,他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的六卷本著作,使他掙到了更多的錢,相當於今天的4 000萬美元,也使他成為歷史上因寫書掙錢最多的作者。這個記錄現在還保持著。克林頓總統寫的回憶錄掙了1 200萬美元,艾倫·格林斯潘拿到了850萬美元預付稿酬。
倫敦股市大崩盤
此時,倫敦股市正跌到1932年以來的熊市最低點。要了解倫敦股市及其跌幅有多大,我們必須對1940年夏天那絕望無比的情境有所認識。德國軍隊隨時都可能在下一個無月之夜,從海上或空中發起渡海入侵,英國人民雖然堅強不屈,但他們也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一樣,對納粹征服了歐洲感到驚駭無比。他們觀看新聞紀錄片,看到眾多坦克、機動炮、卡車,還有神氣十足的德軍突擊隊邁著正步,走過巴黎的大街,而他們的頭頂上還有巨大的黑色轟炸機、運輸機震耳欲聾地飛來,轟炸機的機身塗著德意志的萬字元。然後,他們又看到這樣的畫面,裡面有一群群的難民盯著自己家園的殘垣敗瓦。悲觀主義者預測說,英國很快就要遭到同樣的命運。 。。
第四章 倫敦股市與戰爭(4)
1940年6月初,股市創低之所以令人駭然,是因為它是在悲觀主義在英國已處上風的時候到來的。儘管是丘吉爾,這時候也有點兒悲情難抑了。雖然他頑強不屈、目標堅定,但是他演說的語氣變得務實了,有時還有一點悲觀的味道。丘吉爾對下議院發出警告,聲稱德軍可能用傘兵登陸,又說“我們認為有必要採取進一步嚴格的措施”來防範外國人、“面目可疑者”,甚至是英國公民。6月17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發表講話時,丘吉爾警告“從法國來的訊息相當糟糕”,並談到了“最近兩週以來所發生的軍事慘敗”。第二天,他在下議院描述了在法國所發生的“駭人聽聞的軍事變動”。7月4日,他向下議院通報了法國艦隊的毀滅,並警告說,任何軍官或政府官員“只要被發現有意擾亂軍心,或造成負面影響,只要引發恐慌和絕望情緒”,就要被清查出來,立即解職。這些演說盡管富有戲劇性和煽動性,卻無力使股市得到反彈。
柏林股市一路攀升
整個5月,隨著德國軍隊橫掃歐洲,柏林股票市場一路上行。接下來,到了5月末,也就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日子裡,股市有一個短暫而強勁的調整。1940年5月30日,《紐約時報》刊出了佔到三欄的大字標題:
盟軍放棄佛蘭德斯、洩洪耶希爾地區;敦刻爾克展開艦船大營救;里爾失陷,一支部隊被隔離在海上。
在這行大標題下是字號稍小的一行標題,這樣寫道:柏林交易所陷入低迷,因為樂觀情緒正在冷卻。那篇報道聲稱:“由於一直有人在警告,不要因為德國在西方的勝利而過於樂觀,市場顯然對此作出了反應,柏林股票指數今天突然急轉直下。萊茵地區的運輸與冶金企業股價成為當日最大輸家,跌幅達5%。”這種反應是有意思的,因為不管怎麼看,敦刻爾克都是德國對英作戰的最大勝算。
人們一直是這樣進行推斷的:希特勒沒有派自己的裝甲兵團去對付已處於困境的英國遠征軍,是他所犯下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然而,還有一些人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希特勒之所以沒有趕盡殺絕,是因為他一直認為蘇聯才是真正的敵人,必須消滅,因此希望能與英國單獨講和,並結為聯盟。如果那真能成真,德國就只需單線作戰,到1941年就可以摧毀蘇聯了。那時,富饒的東歐“黑色綬帶”,烏克蘭和蘇聯西部地區就會成為“德國的印度”加以佔領,以帝國方式對其進行剝削。無可爭辯,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史就會完全改寫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英國會保護自己的帝國。
一片生機的倫敦股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