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更快一些,但腹部的也不慢:腸子都掉出來了,又是大量失血,趔趄掙扎、悲吼喘氣還行,落地轉身、再次撲躥攻擊,是絕不可能了。
而姜靈望著這一幕,呆住了。
……
老虎會撲過來,屬於姜靈預料的情況之一。一抬槍瞄準,老虎無非兩種反應:攻擊、逃跑。至於逃跑後是不是在暗中潛伏跟蹤,那是後繼問題。
老虎愛前躥,一躥七八米遠,正好撲倒獵物咬咽喉。那是貓科動物最擅長的。而無論她姜靈還是這頭老虎,在空中沒有借力處時,改變動作方向就難。所以真正的生死搏殺,腿部不會有大動作。會絆腳、但不會掃堂腿,更不會高高跳起、飛腿連踹。後兩者那是武術表演、電影藝術!
這個道理,姜靈在目睹馮勇與周信明那一次半山腰出手後,就牢牢記住了;後來又向趙永剛請教,並獲證實。幾百公斤的老虎,騰空後同樣笨拙。它再擅於捕咬咽喉,在起跳後,也只能靠腰力;它在空中時,可以左右扭轉角度,但無法做到轉過身。轉身要等前爪落地後。
因此,姜靈一開始就沒打算後退。她體重輕、速度慢、在林間不如她的敵人靈活,被老虎一撲。本來就要被撞倒,一後退更沒活路,那是最危險的方向。
姜靈也沒打算左右避讓。她沒老虎那麼敏捷;而且她避讓之時,老虎足以完成轉身。她腦後又沒眼睛,會把背後空門送出去。她要再轉身、剛好被趕上;她要往前跑,又跑不過老虎。老虎輕鬆追幾步,她就完蛋了——這頭猛獸體長三米左右,肩高一米多,抬爪一按她姜靈後背、跟進咬斷她的頸椎,十分輕鬆!
最近的大樹太遠了。小灌木?石頭?那是給她姜靈造成妨礙,而不是阻擋老虎。在林間,她與老虎相當於小孩與大人。大人一腳跨過的凳子,小孩子足以絆個狗啃泥!
所以姜靈選的是前撲……和老虎一樣的前撲!
……
當然,老虎前撲,目標是一米五左右高處,為的是雙爪摁肩、咬她姜靈的咽喉。但她姜靈前撲,目標卻不是老虎的咽喉,而是越低越好,從老虎身下躥過去!
她的目標是老虎的後腿之間的空隙、是老虎的身後!如果情況最壞、之前沒有擊中虎頭,老虎就會前肢落地、轉身,而同時她也在轉身!雖然只是一個滾動躺成仰面朝天、起身時間不夠。但已經可以上彈夾、有機會再開槍。
到那時距離更近,只怕五發子彈打不完。而且接下來最好的情況,是老虎撲砸過來,順便垂死抽搐、撥拉撥拉爪子,給她造成一些傷口……但那沒什麼!她還可以蹬它、還可以旁滾!只要保護好咽喉與胸腹,撐過幾秒時間,就贏了!
姜靈沒有經驗、不是超人。姜靈有的只是分析、有的只是按最壞的情況所做的打算。連這打算,她也沒法像圍棋高手那樣,算到之後四步五步、七步八步,她只能算兩步。毫無疑問,如果第一夾的五發子彈沒擊穿老虎頭顱、如果它這一撲之後還有後招,那前撲就是她姜靈唯一有希望的生路!
……
可事實呢?怎麼變會成這樣子?!
她怎麼會來了個前滾翻……這的確更有利!因為老虎躥速快得很,四肢本就有半米左右高,再一躥撲騰空,就更高。而前滾翻高度也很低,特別是脊揹著地那會兒、收腿之前,足夠透過。何況,雖然前滾翻總體高度比撲地略高,但卻有一個更重要的優勢——從老虎身下滾過去之後,一下子就能站起來!
這當然更重要!
但這不是她學會了的。姜靈會的只是最簡單的前滾翻:原地蹲下、團身前滾、翻身起來。什麼騰空魚躍、落地前滾翻,她從來沒學過……更何況前躥撲地、單臂緩衝,她聽都沒聽說過!
這很難啊!而且這麼快的速度,單臂緩衝很危險!抓不好平衡,脖子就扭了、甚至折斷了!
更何況她還給老虎來了個剖腹!
因此姜靈滿心困惑。她緩緩垂下了槍口、站直了身,仔細回憶之前那一瞬。
隨即姜靈想起來了:她開槍後迎著老虎前躥的同時,左手腕在髖側一蹭、五指一握,開啟了扁鐲、將小刀抓在了手裡。刀柄出虎口、刀刃在小指掌緣外。她前躥時還正常擺臂,但撲地前滾那一瞬,她整個左臂一下子沿著身側扣死。左手牢牢握著小刀,拳心貼在臀側、尖直朝臀後!直到雙腳落地、撐地起身,她的左臂才重新動作。
也就是說……她在翻滾中抓住平衡,她保證重心端端正正滾過後腦後頸、落到肩部與脊背上,全靠的右臂!一點兒也沒用左臂!左臂只管握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