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偶是內疚的分界線=================
讓各位大人久等了,實在不好意思,國慶加班,太忙了,大家都在耍,我在上班,5555555555,大人們多體諒啊!
猶 豫
作者有話要說:嘿嘿!大人們久等了! 聶臻立在房角邊,忍不住向窗前簇立的人看去,自牢房回來後,寧王從最先的怒氣沖天,到這會的沉默,都讓他感到不安。他十二歲就以侍從的身份跟隨寧王身邊陪伴他學習武術騎射已經十年了,極少看到這位少年老成、精於謀算的君王出現這樣煩躁不安的情緒。他苦笑了一下,當初到渭國迎親見到那位瑤公主,他就隱約覺得這女子非同尋常,卻沒想到,似她這樣一個嬌弱的女子竟有驚世之計助寧軍智破睢城,又做出如此驚駭世人的舉動為母復仇。 想到這,聶臻偷偷看看單胤烆依然緊鎖的眉頭,心中暗暗嘆氣,向來冷靜自持的寧王陛下怕是已經對她動了情,才會在如何處置她的問題上舉棋不定,猶豫難決。 正當聶臻這小子在那胡思亂想,大發感嘆之際,門外傳來侍衛通報:“大王,聶大將軍,蘇大將軍、公孫上將軍、辜上將軍、陳上將軍求見!”聶臻聞言心中一凜,此次出征的幾位軍方主要大員一共前來覲見,連奉命駐守城外的父親也來了,莫非也是因為公主一事? 單胤烆身形未動,仍背對著房門道:“召他們進來!” 幾位大將魚貫而入,躬身行禮後,依次站立在房中。聶臻向眾將行過禮,看了父親一眼,見他神情肅整,神色間竟完全不理會自己的兒子。聶臻見父親這模樣,心叫不妙,知道幾位大將必是為極難之事前來覲見,而眼下最頭痛的事不就是公主刺殺國相之事嗎?寧人為先王之死認定當初聯姻之事乃是渭王的詭計,對渭人多有猜疑,況且瑤公主被該是寧王母妃,卻做了寧王的側妃,於禮也不合,朝中非議眾多,當初在軍中匆忙冊封也是為了迴避上饒群臣的反對。看來這些將軍相約而來絕非善意。
單胤烆背對著眾將,沒有理會他們。幾員大將等候片刻,不聞寧王問話,有些沉不住氣了,互相交換了幾個眼神,眾將之首的聶遠端上前走了一步道:“大王,微臣等是為淑妃娘娘之事而來,敢問大王將如何處置娘娘?” 聶臻聽父親所提之事正是自己擔心之事,心中暗暗著急,聶臻身為寧國名將之子又是單胤烆親信,是寧國當朝少年一代的第一人,身邊之人不是畏懼他,就是討好他,而他自小父親甚嚴,母親也不敢過於溺愛,年紀輕輕又身負重任,自然是老成持重,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別人也敢那他當一般的少年人,獨獨莫雅把他當個孩子,不管她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公主,還是淪為階下囚的侍婢,對聶臻呼來換去,隨性之至,聶臻先前很幾分惱怒,到後來習慣了她的行事,又覺得又幾分親切,不禁又幾分眷慕之情,如今見莫雅入獄,倒是真心實意的替她擔起心來。 單胤烆轉過身來,看著幾位大將,淡淡地說:“諸位將軍想說什麼?” 聶遠端回道:“大王,當初娘娘曾獻計攻破睢城,微臣等對她的智謀很是佩服,所以陛下冊封淑妃之時,臣等均是由衷祝願,能得此女,我大軍自是如虎添翼。”說著,抬頭見單胤烆表情未變,又繼續說道:“可是,當日在崇華殿上,此女手韌仇敵,狠決非常,臣等觀她如此行為,只怕她有不臣之心,難以馴服,日後恐為禍害,萬萬不可留在大王身邊!請大王三思!” 幾位大將隨著聶遠端的話語齊聲道:“請大王三思!” 單胤烆神情淡然,冷冷道:“此事寡人自有定奪!諸位愛卿不必再議論此事!”眾將聞言不敢再勸,一時間,眾人都不說話,房內一片沉默,聶遠端為眾將之首,眾人討論此事後力推其代言勸說,此時見寧王並不表態,正欲再說些什麼,單胤烆已出聲道:“眼下芷陽城內人心浮動,忠於沐氏的還大有人在,諸位都好好的把精神放在肅清平亂之上吧!” 眾將無奈,只得齊聲告退,聶遠端面有憂色,退出前頗有深意的看了聶臻一眼,聶臻微低下頭作勢恭送眾將,避開了父親的目光。 待眾人退去後,房內恢復了沉靜,半響,聶臻低聲道:“大王,夜深了,晚上寒氣重,容易傷身,還是早些休息吧!” 單胤烆擺擺手示意他退下,聶臻行禮退出房內,拉過門正準備輕輕合上,單胤烆低低的聲音飄了過來:“夜裡涼,你去牢裡看看吧!”聶臻一震,回道:“是!”合上門走出了寢宮。
回頭望著窗欞透出的燈光,聶臻嘆口氣,陛下果然動了情,否則,一向殺伐果斷的他,怎麼會如此猶豫難決。 再次走入大牢,這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