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頁)
己受傷,今日,她要看看,十三歲的雲惜柔,對自己的生母是不是也這麼狠心。(未完待續)
第208章 聽
雲居雁等待著雲惜柔的反應。雖說在地上跪幾個時辰不會有性命之虞,但簡氏畢竟是她的生母,又是從小把她帶大的。設身處地,如果是她,不管是基於什麼原因,都不會讓母親受這樣的皮肉之苦。
很快,雲居雁知道了,自雲惜柔向許氏請過安,離開芷槐院之後,就一直和**桐在一起。雲居雁猜想,她大概是想讓**桐幫忙證明,她並不知道簡氏一直跪在許氏的房內。
雲居雁略一沉吟,繼續聽著許氏與管理田產的馬莊頭等人敘說今年的收成,這才恍然想起,今年的秋收之後,來年與後年卻是兩個荒年。連綿的冬雨接著又是止不住的春雨,讓小麥的產量減了三成,很多澇地只有三成的產出。更嚴重的是緊接著的乾旱,再加上因為冬天不夠冷,蟲害肆虐,明年的秋收大概只有五成的收入。
如果分開來看,澇災、乾旱、蟲害與歷年比,都不算最嚴重,可問題在於三者湊在了一塊,且延續了兩年。兩年之後,也就是興瑞八年,又是一場對吐蕃的戰役。在她的記憶中,從興瑞六年到興瑞九年,是普通百姓過得最艱難的四年。
前世的雲居雁不會在意這些,但現代的五年,若不是好心人的幫助,她根本無法面對那個陌生的世界,更別說學習用工作養活自己。至於昂貴的醫療費用,除了肇事者的賠償,也有好心人的捐贈。
施與受是相互的。前世她總是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但現在她知道了,世上不是隻有她一個人,沒有誰比誰更高貴。沒有人活該挨餓受凍。
聽到馬莊頭建議許氏把前幾年結餘的糧食全賣了,騰地方儲存新糧。雲居雁勸道:“母親,皇后娘娘下了恩旨,雖然我們進京謝過恩了,但怎麼都比不上用實際行動謝恩來得真誠。”
“你的意思是?”
“母親,不如等冬天下雪的時候,或者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們用皇后娘娘的名義派一次米。”
“你呀!”許氏笑了笑,“你的想法是好,但你還是太小了。有些事情不懂。”
雲居雁當然明白許氏的言下之意。正想讓母親遣了馬莊頭,她再細說,馬莊頭一見賣糧的事可能要黃了,急巴巴地說:“夫人、大姑娘有所不知。今年都是大豐收。很多人家都等著賣糧,若是晚了,恐怕賣不出好價錢。”
許氏一聽。頓時有些不高興,沉著臉說:“賣不出好價錢就不賣了,又不是沒地方屯。”
雲居雁看得分明,許氏的話未完,馬莊頭的表情微微一怔,這才諂笑著附和。接著又擔心地說,他只怕前幾年的糧食屯得太久。若是遇到雨天,可能會發黴。
按理說,莊頭只是種糧食,其他的並不是他負責。雲居雁見狀,不由地生了一分謹慎,嘟囔著:“剛剛馬莊頭說了,今年是豐收年,恐怕也賣不出好價錢,是不是說,今年的糧價要比往年便宜許多?”
“夫人的地都是良田,地好,糧食當然也好,因此倒也沒有便宜太多。”說著他詳詳細細把各個品次的糧價說了一遍。雲居雁順勢又問了他其他作物的價格。
待馬莊頭等人離開後,許氏對著女兒說:“囡囡,我知道你是在擔心其中有不妥的地方。不過我也不是那麼糊塗的,每年賣了多少糧,用什麼價格賣的,我都心中有數,也會讓人去市面上打聽糧價。再說他跟著我十幾年了,也不是那種有異心的。”
“母親,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您剛剛也聽到了,新米與陳米的價格差了三成。若是他對我們說賣的是陳米,結果給人家的卻是新米呢?”
“你想太多了。”許氏嘴上這麼說,心底卻已存了幾分疑心。她揭過這個話題,對雲居雁說:“至於你說的派米謝恩,不是我不願意,而是即便要做這事,也該由你祖父出面。你祖父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怎麼都不會用我陪嫁莊子上產的糧食的。家裡的田地,雖然也有餘糧,但畢竟要供著所有人的吃穿,接著又是好幾樁婚事,哪裡能經得起這個折騰。”
“母親,若是您捨得吃這個虧,讓祖父出面,由您出糧食,我有把握說服祖父和父親。”
“這是好事,與你更是有益。若是你能說服你祖父,我哪有捨不得的道理。”
雲居雁笑著說了句:“我知道,永遠是母親對我最好。”之後又與許氏說起了閒話,不著痕跡地打聽農莊上的慣例,各處管事、莊頭的背景等等。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她剛剛對許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