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觀關係那裡找答案(蘇格拉底的路子),或者把美歸結為一種客觀精神(柏拉圖的路子)。但是,客觀美學的調子,唱著唱著,他們就唱不下去了。為什麼唱不下去呢?這正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三 走向主觀美學(1)
我們先來看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這三個人。畢達哥拉斯,毫無疑問,是客觀美學派啦!美是數與數的和諧嘛!還有比數更客觀的嗎?豈止是客觀,而且可測量。所以呀,畢達哥拉斯不但是美學史上第一個客觀派,而且還是最徹底的客觀派。
蘇格拉底就不好講了。表面上看,他好像也是客觀派。美是合適,美是有用有用,美在關係,美在目的,都是客觀的。但我們要問:美是合適,是有用,對誰合適,對誰有用?人嘛!美在關係,在目的,誰有關係,誰有目的?也是人!人的目的,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合適不合適,又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至於柏拉圖的理念,雖然被他說成是客觀得不能再客觀的東西,是“永恆的自存自在”和“天國的至善至美”,但我們知道,這個東西並不存在,它只存在於柏拉圖的頭腦之中。
實際上,古希臘羅馬客觀美學在蘇格拉底這裡,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那就是把美從事物的屬性變成了人與事物的關係。屬性,我們知道,那是客觀的。長、寬、高、軟、硬、冷、熱,都是客觀的,可測量的。關係,就不好講了。而且,在蘇格拉底看來,那些可以稱之為“美”的關係,也都是“善”的。他說,任何美的東西也是善的。美不美,要看它為自己的目的服務得好不好。服務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務不好,就是惡的和醜的。這其實已經是非常主觀的標準了。
這個彎子確實是轉得很大的。在這裡,美學的目光已經由物(數與數的和諧)轉向了人(關係、目的)。正如卡西爾所說:“劃分蘇格拉底和前蘇格拉底思想的標誌恰恰是在人的問題上”。在蘇格拉底那裡,“以往的一切問題都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了,因為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新的理智中心”。這就是人。所以,卡西爾說蘇格拉底的哲學是“嚴格的人類學哲學”。不過這種人類學哲學,卻還是以客觀主義的形式出現的。人的目的性被看作是客觀的、神的目的。而且,現實的人的目的性,只有在符合神的目的的時候,才是善的和美的。這一點我們回頭還要講到。
同樣,從客觀美學向主觀美學的轉變,這時也還只是有了一點趨勢。美仍被異口同聲毋庸置疑地被看作和說成是客觀的。這並不奇怪。美學這棵樹才剛剛發芽。它要茁壯成長開花結果,還需要假以時日,也還需要風吹雨淋。
時間很快就到了十八世紀(笑)。
同學們覺得太快了一點是不是?不能不快呀!因為已經有人開始不耐煩了。這些枯燥的哲學問題確實容易讓人打瞌睡(笑)。不要緊,很快就會有些有趣的事情了。從柏拉圖到十八世紀,當中跳過去的環節,在以後的課程裡也會補上。
十八世紀有一位重要的美學家,叫博克。博克這個人是很好玩的。怎麼個好玩呢?因為他把客觀美學總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主觀美學這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博克在學術上,是屬於英國經驗派的。所以他和英國經驗派的其他美學家一樣,走的都是畢達哥拉斯的路子,也就是從事物的客觀屬性那裡找答案。不過,時間好歹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個世紀,英國經驗派比起畢達哥拉斯學派來,總是要高明和精細多了。所以,我要先把英國經驗派哲學大致交待一下,你們愛聽不聽啦(笑)!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三 走向主觀美學(2)
英國經驗派哲學開始於培根和霍布士,系統化於洛克。洛克比畢達哥拉斯高明和精細的地方,是他把事物的屬性分了類。第一類,包括廣延、形狀、大小、運動、數量,叫做“第一性的質”。第二類,色彩、聲音、氣味、滋味等等,叫做“第二性的質”。這樣分有什麼意義呢?一想就明白了。“第一性的質”是純客觀的,可以測量的。“第二性的質”就不大好講了。色彩好不好看,聲音好不好聽,氣味好不好聞,不能拿尺子量,磅秤磅,得靠人們的感覺去判斷,而每個人的感覺又是不一樣的。這就多少有了些主觀性。
夏夫茲伯裡和哈奇生把洛克的方法論用到美學裡面來了。他們認為美就是“第二性的質”。色彩好不好看,聲音好不好聽,氣味好不好聞,小姐漂亮不漂亮,一樣都得靠人們的感覺去判斷。同樣的聲音,有說好聽的,也有說不好聽的。同樣的小姐,有說很漂亮的,也有說不漂亮的。一樣。所以,美是“第二性的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