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第2/3 頁)
即逝的契機,往往就能夠扭轉劣勢為優勢,成功以少勝多,反敗為勝。
道家有“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的道理,徐榮沒有讀過《老子》,但並不妨礙他憑藉自己的為將天資和戰陣經驗,作出了眼下最適合西涼兵進攻的策略。
“李司馬,你率原先軍中的三千輕騎,我再給你補一千步卒,合計四千兵馬,攻擊叛軍的右軍!”
“諾!”
“閻都尉,你本部有千餘部曲,如今我臨時再調三千歩騎給你,合計為四千餘兵馬,攻擊叛軍的左軍!”
“諾!”
“王軍候,本次就以你所部為前鋒,進攻叛軍的中軍,本將親率其他兵馬,為你掠陣。”
“諾!”
“其餘軍吏,各將所部兵馬,披掛完整,隨時聽我進軍號令,有懈怠亂序者,軍法從事!”
“諾!”
···
徐榮用兵治軍一向雷厲風行,既然下定了要用步戰破陣的決心,素知他脾性的諸多軍吏自然就沒敢再吭聲,紛紛依令行事,徐琨就駐馬站在徐榮的身邊,此時他聽到李蒙、閻行、王方等人都有各自的進軍使命,唯獨自己的調遣軍令還沒有下來,他微微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恰好,這個時候,徐榮嚴厲的眼光掃到了他的臉上,他下意識裡在心中一緊,徐榮的眼光看向他時尤為犀利,彷彿已經看透了他的心思,他抿抿嘴,不敢言語,也跟著其他軍吏一樣依令從事。
戰陣之上,令下即行,得到命令的諸位軍吏各自撥轉馬頭,紛紛策馬下了小山丘,往自己所部的兵馬而來。
徐榮所在的中軍方向,調動兵馬的令騎不斷出動,來回傳令馳行,接到了調令的兵馬很快就大步開動,匯入到了一杆杆鮮明招展的旗幟之下,最後列陣完畢,萬餘西涼兵歩騎,也與背水列陣的曹軍針鋒相對,形成了三個進攻型的大陣。
王方所部兵馬位於正中軍陣的前方,作為此番突陣的前鋒,徐榮和徐琨等其他將吏,則將兵馬列在王方的後方,作為後陣。
軍陣兩側,李蒙帶著三千輕騎和一千步卒,在左邊列陣,而閻行則臨時指揮著四千兵馬在右邊列陣。
在兵馬調動和列陣的過程中,徐榮派出了中軍的西涼鐵騎,作為警備兵力,防止對面叛軍趁著自己陣腳不穩之際,突然發起襲擊。而對面的曹操卻很沉得住氣,雖然徐榮的軍隊看似露出了一點破綻,但曹操卻不願意貿然進攻,亂了自己耗費苦心,背水一戰佈下的陣型。
等到雙方的陣勢已成,隨著西涼兵軍陣中的號角聲陣陣,一隊又一隊的騎兵竟然相繼下馬,和步卒一樣佈列成陣,關西兵卒常用的關西長矛被高高舉起,密集的長矛鋒芒彙集在一起,在陽光之下,就像是給自己的兵器鍍上了一層金。
而羌胡騎兵除了一部分,分在兩翼作為掠陣的騎兵之外,其餘的也紛紛下馬,充當步弓手,夾雜在長矛手之間,整理自己箭囊中的羽箭,同時舉起自己的長弓,向對面的敵軍發出歇斯底里的怒吼。
“大兄,對面的西涼兵這是要列陣和我等步戰啊?”
西涼兵的進軍號角吹響之後,曹軍所在的中軍也毫不示弱地開始敲打起戰鼓,麾下計程車卒也用刀劍敲擊著盾牌,舉起戰旗不斷搖動,這既是對敵人的示威還以顏色,也是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給自己鼓起膽氣。
身著盔甲的曹洪在一片雄渾激越的號角和戰鼓聲中,年輕人心性的他也已經是熱血沸騰,雖然之前總是聽說西涼兵的兇名,但等到他自己置身於萬人的軍陣之中後,莫名其妙地也被這種“萬人共一呼”的氣勢所感染,竟然沒有一點懼意,反而有些對快點開戰的期待。
夏侯兄弟被曹操派到了衛茲的左軍之中,曹仁、曹純兩兄弟則在軍陣前方指揮兵馬,此刻是曹洪帶著親兵守衛著曹操,所以當他看到西涼兵竟然下馬的時候,才會吃驚地發出聲音。
曹操沒有去應聲,而是眉間擰成了一個“川”字,臉色凝重。
他佈下層層疊疊、交錯相間的魚麗陣,就是含有以步克騎的心思,再加上後面的汴水和前拒的輜車,限制了西涼騎兵的正面衝擊和迂迴包抄,如果對方的將領,盲目迷信“西涼鐵騎,天下無敵”的兇名,利用騎兵輪番攻擊左右兩軍,或者直接衝擊正面的中軍,企圖用騎兵衝鋒開啟軍陣缺口的話,那正是曹操最想要看到的。
可眼下,西涼兵選擇下馬步戰,那就是對面的敵將已經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並且在步戰中也擁有擊敗自己一方的把握。
看向對面的軍陣中,迎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