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驅儺 (推薦一本漢末皇戚的小說)(第1/3 頁)
呂布在高臺之上大聲咆哮,臺下的閻行和成廉自然都能夠聽得到他憤怒的聲音。這一次,成廉在重新拿到了自己的馬矟之後,沒有敢再發動攻擊,而是灰溜溜地在呂布的吼聲中,拍馬退了下去。
而面對呂布這種邀戰,還沒等臺下的閻行出聲表態,臺上的眾人就已經對呂布這種行為表示反感了。
李儒在背後淡淡地說道:
“呂中郎將失態了!”
郭汜也不失時機地插話說道:
“呂中郎將怕是醉了吧!”
呂布在臺上這些不失警告的話語聲中,這才從剛剛的暴走狀態中冷靜下來,再看上首的董卓臉色時,只見他也對呂布這種驟然失態暴怒的表現頗為失望,呂布心中頓時一震,連忙回身重新向董卓賠禮告罪。
董卓心中的不悅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也沒有就此責備失態的呂布,他大笑著讓呂布自罰一杯酒之後,又讓呂布重新落座。
然後,才派人將兩領錦袍分別賜給剛剛在臺下一較高低的閻行、成廉兩人,並還將三次奪走成廉手中的馬矟的閻行再次喚上高臺,對他神乎其技的空手入白刃的功夫,讚歎不絕,還親自賜酒三樽。
看著身材魁梧的閻行,董卓眼中也泛著欣賞之色,他轉首望向李儒,出聲問道:
“既然閻彥明所部先前已在河東立下戰功,那軍中的賞賜可都發放下去了?”
這明顯就是要提拔閻行的意思了,李儒連忙接聲說道:
“稟相國,河東一役有功的將士們的功勳已經核校完畢,這位閻軍候,當擢為別部司馬!”
“好,兵法有言‘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罰不遷列,欲民速覩為不善之害也’。麾下有功的將士們,賞賜絕不能拖延、虧空下去,聖天子已經臨朝,這些事情絕不能懈怠了!”
“諾!”
董卓相國府中的掾吏和文官紛紛齊聲答道。
董卓躊躇滿志地點了點頭,看著手下的一幫文武心腹,想著從各州郡得知的那些有關袁紹、袁術、曹操、張邈、橋瑁等人蠢蠢欲動的情報,他轉而發出一陣大笑,好像胸中的那些擔憂也隨風消逝一般。
他舉起金樽慷慨發聲:
“諸君皆當世之人傑,文武兼資,我董仲穎有幸得諸君相佐,試問天下何事不能成,天下之人又有誰人敢不服!”
臺上的文武看到董卓胸中迸發豪情壯志,不管內心真實想法如何,也都紛紛舉杯齊齊請上雅壽。
“相國匡扶漢室,定危扶難,令如雷動,天下鹹服,觴酒二升,萬壽無極!”
···
冬日裡在上林苑的大閱就這樣在一片“萬壽無極”的祝賀聲中落下帷幕。
而不管董卓本人的意願如何,關東各州郡之間的蠢蠢欲動的跡象也已經變成了明目張膽的搖旗吶喊,雒陽朝野上下的一場大風暴也即將來襲。
就在冬季裡片片的雪花之中,雒陽城即將迎來了重新恢復的中平六年的臘日節慶。
許慎《說文解字》中說道,“臘,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意思是臘日是冬至後的第三個戍日,這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可以追朔到三代之時,雖然在秦朝之時,一度被廢棄,但到了漢時,又再次興盛起來。
本朝重視文教和孝道,在臘日裡不僅會祭祀百神,而且還要祭祀先人祖宗。並且在臘日到來的前一天夜晚,還要進行大規模的驅儺儀式,民間各家各戶都會擊鼓驅除疫鬼,稱為“逐除”,而宮中、權貴之家則會舉行不同規模的“大儺逐疫”的儀式,向上天祈求富貴永享、無病無災。
閻行因功升為別部司馬,雖然依然是歸宿徐榮的麾下,但卻是真正意思上能夠獨立一營了,今夜裡,他的營中同樣要舉行驅儺的儀式。
驅儺的儀式要數宮中的“大儺”規模最大,步驟分為先倡、後儛、再驅疫。倡的步驟是挑選宮中的中黃門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百二十人作為倀子,頭裹赤幘,身穿皂衣,手持大鼗,高唱“十二神獸歌”。
儛的步驟是由黃金四目的方相氏的扮演者,身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驅逐禁中的惡鬼,與十二神獸共同歡呼起舞,周巡前後宮省三遍。
而最後驅疫的步驟則是將那些代表惡鬼、疫鬼的條幅聚攏在一起,付之一炬,並點燃炬火,派人送疫出端門,門外又有騶騎傳炬出宮,宮門之外又有北軍五營專門派出的騎士相繼傳火,最後將代表疫鬼的火炬丟棄到洛水中去。
這套宮中繁瑣的大規模“大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