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賈文和(第2/2 頁)
大將晉鄙交接兵權,回朝覆命,晉鄙乃是魏國的宿將,對信陵君的符節很快就起了疑心,不願意即刻交付兵權,結果信陵君眼看用語言遊說無效,不得不讓身邊隨行的俠客朱亥揮動大鐵椎,當場擊殺了晉鄙,接管兵權,這才完成了救援趙國的義舉。
閻行也擅長使用鐵椎,能夠力斃奔馬。李儒的意思很明顯,有人自告奮勇,要去遊說皇甫嵩交出兵權,應徵入京,而李儒擔心遊說失敗,為了以防萬一,要自己也加入到徵召皇甫嵩入京的出使一行人中去,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刻,揮動鐵椎將皇甫嵩當場擊殺,全面接管三輔的全部兵馬。
如果皇甫嵩被遊說成功,自然事情就這樣完結,可如果遊說失敗,那麼閻行揮動鐵椎將皇甫嵩當場格殺,這不得不說就是一樁震動天下的大事情了,閻行也終將因為這一椎,而揚名天下,若是能夠在甲士的刀戈下存活下來,榮華富貴自然也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可是閻行在內心自然不願意深入虎穴,冒險去做這等“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的事情,他又不是市井的屠戶朱亥,這等壯烈的美名他絲毫都不想要。
李儒看著閻行的臉色,突然又笑了起來,口中說道:
“彥明懼了麼,方才不過是玩笑語,我又豈能讓自家的心腹猛士去充當朱亥一流的刺客。”
“此事說起來,皇甫嵩對漢室忠心不二,這徵召他如今一事,稍加遊說,定能成功讓其入京,只是相國和我擔心,這皇甫嵩身邊的一些人只怕還不願意輕易放棄這手中的權力,為了以防萬一,所以不得不派遣智勇雙全的心腹之將隨同出使啊!”
李儒這種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皇甫嵩就算是本人忠心漢室,願意應徵入京,做漢室的純臣,可是他身邊的人都是依仗著皇甫嵩手中的權勢的,未必願意皇甫嵩放棄兵權,然後他們也一同淪為董卓砧板上的魚肉。
若是有人趁機刺殺前往徵召皇甫嵩入京的謁者,或者是挾持皇甫嵩起事,那麼這三輔之地,可就是亂象徹底一發不可收拾了。
用心腹之將潛入出使的人群之中,確實可以多了一道徵召成功的保障。
只是為何是自己。
彷彿是為了給閻行解釋困惑一樣,李儒繼續說道:
“而這個心腹之將,必須要文武兼備,智勇雙全,同時還要膽氣過人,關鍵時機能夠立馬決斷,戡平亂局,更重要的,是他必須聲名不顯,才能成功混入出使的人群之中。”
對於這種既是拉攏又是暗示的話語,閻行心中已經是大半免疫,只擷取其中的重要點,他口中問道:
“那不知道,此次遊說皇甫嵩的人,是誰?”
李儒收斂神色,看向閻行的眼睛,一臉鄭重,口中說道:
“姑臧賈文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