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1/3 頁)
賈詡的見識和智謀還遠遠不止這些。
他又繼續說道:
“先前乃是從兵事著眼,若是從京都百萬生計著眼,僅僅依靠伊洛一地出產的糧食根本不足於支撐雒陽城中的用度,以往每年需要透過漕運從關東各地輸送四、五百萬石糧食供應京都用計,如今關東州郡兵起,雖非天下皆反,但袁紹等人遮斷漕運、隔絕朝貢,兵無糧為濟,如何還能夠佈防作戰,城中幾十萬生口又如何求活,由此也可知,雒陽已然不可死守。”
“從天下之勢而言,雒陽雖是龍興之地,光武皇帝據此征伐四方,以成帝王之業。但於今而言,雒陽卻也同樣是困龍之地,龍入大海,方能騰飛萬里,可如今雒陽已經被三面包圍,雒陽之地猶如淺灘,龍守其中,幾成困局。內有私通外敵之人,外有大軍壓境,此猶如項羽彭城之殤,百勝不能制敵,一敗不能退守,身死名滅,盡在一念之間。”
“長安之地則不然,三秦之地歷來物產豐富,近年來屢經兵事,然涼州叛軍於我等而言,卻乃是友非敵,可以以之為援助,相國在涼州素有威名,招攬韓、馬之徒,收其良馬勁卒,等閒之事也。得隴則可望蜀,巴蜀之地,乃是關中之糧倉,若能得巴蜀之粟,遂國用有餘,而蜀地劉焉雖貴為州牧,卻是輕車入蜀,州事多賴蜀地豪強,主弱而僕強,也可藉機謀取也。”
“以河東、伊洛兩地為前拒,西收隴右、河西之精騎,南聚蜀郡、漢中之粟米,據守關中三秦之地,進退自如,攻守在我,成強秦之勢,如此擁天子大義,東向以平關東之叛,猶如秦掃六合,漢平七國。試問相國兵鋒所指,何人敢不服,何城不可克。”
賈詡的鋒芒猶如涼州祁連山地的雪峰一般,初時掩藏在層層積雪之下,人不知其威,一旦冰河倒卷、雪峰崩裂,這鋒芒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氣勢難擋,讓人一時間竟然有些喘不過氣來。
閻行聽到激動之處,確實是內心為之顫動,鼻息為之窒息。賈詡被自己利用先知,用遷都的話語挑動,以為是李儒故意派人來試探他的態度和深淺,他才故意將心中的才學展露出來,震懾閻行頻繁的試探,雖然只是冰山一角,但也足夠讓閻行驚歎良久了。
心思縝密,圖謀深遠,天下大勢就如同他眼前的棋盤一般,他口中指點,手中落子,竟然也能夠決勝千里,攪動這天底下的局勢。
奇謀破敵、一言興邦,這就是漢末三國,第一流良臣謀士的風采麼?
閻行確實被賈詡的才華震撼到了,以至於賈詡的話音落地之後,閻行還久久不語,在沉思回味他話中的佈局和深意。
賈詡的謀劃氣勢宏遠,但閻行知道董卓的結局,他絕對不可能能夠按照賈詡指出的明路那樣去實現布武天下的宏願。哪麼,自己能否繼董卓之後,趁勢而起,將賈詡剛剛的謀劃一步步實現,最終布武天下,一統河山呢?
閻行一想到這裡,內心就激動不已,心臟的劇烈跳動讓他幾至窒息,他緊緊握住雙拳,強行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
賈詡看著強忍激動的閻行的樣子,他知道,自己剛剛的這一番言語已經成功震懾到了面前這個幾次想要試探自己的閻豔,他既然是李儒的心腹,自然會將這番話轉述給李儒,賈詡相信李儒和他所思所想,必然是大體相同,即使稍有差異之處,定然也不會偏離太多。
賈詡想要讓李儒知道,自己的眼光和胸襟,如果他李儒也想要輔助相國成就一番霸業,日後自然就知道要如何行事,張良和陳平,猶如劉邦的左膀右臂,誰離開了誰,想要圖謀天下都不行。
而且賈詡在展露自己的才華的同時,依然謹記著交淺言深、點到即止的道理,他只是給董卓的陣營謀畫出了一幅雄踞關中,制霸天下的藍圖,但制霸天下並不是一統天下,掃平六合八荒,這等事關天下億萬黎庶的謀劃,自然還有下半部分,就看後面的董卓、李儒如何行事,值不值得賈詡將這天下策的後半部分獻出來了。
所以賈詡臉上的淡定從容不曾變動,他淡淡對閻行說道:
“營中之事,閻司馬無需擔憂,皇甫義真乃是世之名將,兵法的虛實之道,他定然熟知,我等強作鎮定,反而無利於誘他上鉤。虛虛實實,讓他心中不安,我等接下來的行事方才能夠順風吹火,易成功業。”
閻行此刻已經對賈詡的才能徹底地感到心悅誠服,他連忙頷首稱是,自己既然目標已經達到,看了看夜色,閻行也就不再繼續打擾賈詡了,他隨即起身向賈詡告別,準備離開返回。
賈詡這一次倒是難得地起身送他出帳,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