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運去英雄不自由3(第2/3 頁)
沒有正面回答他的話。
“這些謠言正看過,言事各異,寓意更是深淺不一,但若深究,恐怕背後之人所圖甚大。”
“所圖甚大?孝直此言,有疑本將之心?”甘陵霍然起身,目視法正,邁步走到中央。
“正不敢,只是人言可畏,將軍為自身計,為蜀中計,還需儘早上書自謝。”
這話讓甘陵心神一震,皺眉不語,身上凌厲的氣勢也瞬間消減了。
“多謝孝直提醒,此事我已知悉,你先退下吧。”
甘陵想了一會,重新恢復常態,他當即讓法正退下。
看著腿腳不麻利的法正消失在庭門後,剛剛強作鎮定的甘陵眉間緊鎖。
法正把這樁事情告知自己,是因為旁觀者清,知道這樁事情的嚴重性。
其他人或是自己的舊部,或是自己的姻親,或是有求於己的降將,或是明哲保身的蜀人,無心之人輕視此類謠言,有心之人則多加揣測,在摸清甘陵心意前絕口不提。
少有人能像法正將問題看得透徹。
而成都雖然離長安山高路遠,但是軍中怎麼可能沒有風聞奏事之人,還有漢中被自己奪了大部分兵權和功勞的裴輯、閻規等人,想必也對自己的專橫咬牙切齒。
這段時間自己為了安定蜀地,所作所為雖說公大於私,但多有逾矩、爭議之處,若再加上私底下這些暗流的推波助瀾,只怕到了驃騎將軍的耳中,這伐蜀之功,反讓自己成了眾矢之的。
或許自己跟那劉璋一樣,要在這益州待不下去了。
···
在出了諸多民謠意指甘陵有心割據,收買人心,不甘人下,密謀稱王后,甘陵雖下令嚴查背後策劃之人,使得城中謠言不敢再肆意傳播,但終究無法剷除有心之人和滋生猜疑的土壤。
心中升起不安的甘陵上書自謝,在處理軍政事務時趨於保守,之前謀劃的平定益州全境的計劃也擱置了。
而當這封上書被送到驃騎將軍案前時,閻行放下了其他奏報,認真將甘陵的自謝書看完。
“之前漢中的文衡、正度上書怎麼說的?”
閻行沒有抬頭,向一側候命的主簿孫資問道。
“裴太守、閻護軍都上書彈劾甘侯專制益州,按兵自重,大肆任用蜀人,收買士民之心,威權至重,,,據說,,有稱‘成都王’之心。”
“法正呢?”
“法參軍進言,蜀地初定,人心未安,甘侯行事雖有逾矩,然勤於奉公,只是為長遠計,刺史一職不可久懸。。。”
孫資目不斜視,小心翼翼答道。
閻行也對法正的弦外之音有印象,他翹起嘴角,不置可否。
“叔升在書中舉薦許靖為益州刺史,法正為蜀郡太守,李嚴為巴郡太守,東曹推薦了何人?”
“東曹以法曹掾楊君在位明察守正,依制拔擢,堪為方伯之任。”
“楊阜麼。”閻行在心中默默推敲人選,東曹推舉的楊阜資歷、能力出任益州刺史一職是夠了,只是楊阜是將軍府的掾史,若要外放,這又涉及到了主府內官吏署用的西曹。
“那西曹怎麼說。”
“西曹掾裴君稱法曹職重,楊君短期不可輕離,還需明公決斷。”
閻行聞言哈哈一笑,彷彿聽這些幕府內外、東西曹的權力角逐也是一樁不錯的趣事。
“孤的這位婦兄,倒是舉賢不避親,鐵了心要讓自家人上位。”
西曹掾裴輯在益州告捷的露布傳到長安後,隱晦向閻行提過裴家的裴俊羈留蜀地,頗得人望,言外之意,就是看上了這益州刺史之位。閻行當時沒有給出答覆,現在他看到嚴授的東曹舉薦楊阜出任益州刺史,急了眼,千方百計想要阻撓成行。
“孤意,叔升乃我起兵時的舊人,義為君臣,情同手足,為吾披荊棘,定雍涼,何嫌何疑。如今伐蜀建功,宜進殊榮,擢為鎮西將軍,都督益州軍事,加食邑兩千戶,特賜以珍寶、衣服、錢帛。”
閻行下了決斷,隨手將甘陵的上書遞給孫資,孫資也心領神會,當即動筆草擬文書,準備事後送往東曹。
“益州刺史,孤意由法正出任。蜀郡太守,就由裴俊試守,至於降將李嚴就依他所請,試守巴郡守,書中還提及他擅治舟師,那就由他負責督造蜀地的舟師戰艦吧。”
···
閻行的決議迅速得到幕府的貫徹執行,有關蜀地官職任命的文書也以快馬發往成都城。
原先還心懷憂慮的甘陵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