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亂世(第2/2 頁)
帶領著烏桓騎兵寇略青、徐、幽、冀四州,引狼入室,燒殺搶掠。面對彪悍的烏桓騎兵,漢朝廷除了催促騎督尉公孫瓚加快攻打外,也不得不暗中下令劉虞用厚金引誘烏桓部落大人,加快叛軍內部分化的趨勢。
當然,純粹依靠各州郡就想平定各地蜂擁而起的叛軍、賊寇,漢朝廷已經徹底沒有了這個信心。攘外必先強內,坐了二十年明堂的漢天子劉宏雖然做了不少的糊塗事,但到了內憂外患的這個危機節點,卻是不能再任性下去了。於是劉宏狠下心來,利用在西園賣官鬻爵得來的錢帛組建了一支獨立於北軍五校之外的中央軍,並設定了八校尉,為首上軍校尉由天子劉宏的貼心心腹小黃門蹇碩擔任,袁紹、曹操這兩位在未來叱吒大河南北的雙雄赫然也在其中。
組建完新軍的漢天子一時間也躊躇滿志,幻想著要“手執天子劍,討平天下賊”,於是就在雒陽的平樂觀大規模地進行新軍的校閱。看著盔甲鮮明、甲堅兵利的西園新軍,劉宏頓時得意忘形起來,在宦官們的阿諛奉承下,更是飄飄然要飛上天,指著軍隊對朝中大臣炫耀不已。幸好朝中還是有知兵的人在的,討虜校尉的蓋勳見狀出奏,以“臣聞‘先王燿德不觀兵’。今寇在遠而設近陳,不足昭果毅,只黷武耳”的說法勸諫了天子劉宏的這種純粹為了炫耀的愚妄行為
而事實也確如蓋勳所言,天子劉宏的這種炫耀行為絲毫起不到彰顯武德的行為,閱兵剛完,壞訊息緊接著就傳到了朝廷。
原本因為太平道的唐周叛變而起事規模不大的青州,在這些年天災人禍的接連打擊下,壓抑已久的火山終於不可避免地爆發。青州境內黃巾遍地、橫行州郡,動亂還波及到了徐州,造成徐州的黃巾也趁勢響應,於是帝國東面的幾個州隨即也陷入到了動亂之中。
當然,相比起這些此起彼伏的亂事,最讓漢朝廷頭痛的還是來自涼州的叛軍。隨著入秋之後,王國、韓遂領兵大舉入侵三輔,從長安到雒陽的羽檄飛騎就接連不絕、相望於道,而且這一次叛軍的規模和聲勢比之前幾次都要大得多,單單憑藉三輔的兵力已經是無法抵擋的了,若是不能及時派兵支援,讓叛軍的兵馬攻佔長安或者破壞了皇陵,那到時候就真的是丟掉漢室最後一塊遮羞布了。
可是派兵又要用誰為將呢?太尉張溫早在去年涼州再次大亂的時候就被彈劾罷免了,現下要從朝中挑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來也是極其困難的。要知道現在駐紮在右扶風的漢軍中不乏一批驕兵悍將,中平二年,出身名門、位居三公的張溫以車騎將軍之尊、假節鉞之權,升帳聚將,底下的將領哪一個不是服服帖帖、謹遵將令的。唯獨時任破虜將軍的董卓不給張溫好臉色看,言語之間對不知兵的張溫還暗含譏諷,也由此董卓在三輔漢軍中名氣大漲,以驕橫跋扈著稱。
而後面事情的發展恰恰印證了董卓的譏諷,進討的各路漢軍在榆中城被截斷了糧草,倉皇撤退中途遭到羌胡騎兵的追擊,唯獨董卓這支軍隊全軍而返。
因此派出的這個人必須得是知兵善戰的,又能夠壓服董卓這等悍將的,思來想去,朝中的天子和權貴只能將中平二年被貶職的皇甫嵩再次啟用,加封為左將軍,徵調北軍五校、三河騎士和州郡兵馬兩萬多人,即日領命討伐入侵三輔的涼州叛軍,同時也將被加封為前將軍的董卓歸到了皇甫嵩的麾下。
而就在漢朝廷為領軍人選苦惱時,大舉進犯的涼州聯軍在進入三輔就不斷攻城略地,接連攻陷了汧縣、千陽、雍縣各個城池,兵鋒直達陳倉城下,而聯軍的遊騎更是深入到了美陽、武功一線,與漢軍的斥候發生了短促的交戰,駐守右扶風的董卓果斷放棄了西邊的城池,在這個時候出城和來勢洶洶的涼州兵馬野戰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他一邊收縮兵力防守各個軍事據點,一邊向東邊接連派出告急求援的信使。
面對這種迫在眉睫的危機,三輔境內又出現了物價飛漲、攜家帶口向東逃難的末日景象。
當真是三輔為之震動,長安城內一日三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