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煉好基本功最為重要。
國民革命軍是非常講究資歷的。
衛立煌遂後向何應欽舉薦方先覺,並極力稱讚其:子珊同學有大將風範,可栽培。
方先覺隨後調到第一軍何應欽憲兵第3連擔任上尉。
衛立煌的目的是讓方先覺和國軍核心人物多接觸,以來打好政治基礎。
何應欽,國民黨一級上將,黃埔系僅次於蔣介石的第二號人物,黃埔*,此時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
方先覺做基層工作還行,自能和士兵打成一片,但他絕不會奉承、巴結上級。所以在何應欽憲兵隊裡雖埋頭苦幹,卻不得重用。
此時的方先覺,經常發牢騷說“我認識何軍長,何軍長可認得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
就在方先覺憂鬱不得志之際,機會來了。
進行北伐戰爭,打倒帝國主義支援下的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完成國民革命,實現國家的獨立和統一,是孫中山生前提出的口號和確定的革命目標,是全國人民的民心所向。但是,直到孫中山逝世,這個願望也沒有能夠實現。
1926年7月4日,為完成總理孫中山的遺願,國民黨中央在在廣州召開北伐誓師大會,氣壯山河,發表“北伐誓師宣言”,蔣介石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召全國人民支援國民革命,進軍北伐。
以早期黃埔生600人為骨幹,校軍“黃埔軍”在短短几年內發展為初具規模的國民革命政府中央軍,併成為北伐前鋒和主力。
北伐的主要物件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派軍閥。當時,吳佩孚約有20萬兵力,盤踞在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陝西、河北的一部分地區;孫傳芳約有20萬兵力,盤踞在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張作霖約有35萬兵力,控制著東北三省以及北京、天津地區。平時這三大軍閥間發生過混戰,但這個時候在帝國主義指使下,這三支反革命力量聯合了起來,共同抵抗北伐軍。
1927年1月,北伐軍兵分三路北伐:東路軍由何應欽、白崇禧率第一、三軍等六個縱隊奪福建、向浙江進攻。中路軍由蔣介石任總指揮,以二、六、七軍為主力,自江西沿長江兩岸東進,其中李宗仁率第七軍等三個縱隊為江左軍,程潛率二、六軍等三個縱隊為江右軍。西路軍由唐生智率四、八軍等四個縱隊為主力,沿京漢鐵路對付來自河南之敵。三路總目標是奪取南京和上海。
方先覺終於實現了衝鋒陷陣、醉臥沙場的願望。
何應欽為東路軍總指揮,白崇禧為前敵總指揮,率領第一軍、第三軍浩浩蕩蕩的出了,此時方先覺也由第一軍憲兵隊調到第20師(師長錢大鈞),擔任補充團(團長盧權)第3營第9連上尉連長。
1926年7月時第一軍序列如下:
軍長:何應欽
第一師 師長:王柏齡
第二師 師長:劉峙
第三師 師長:譚曙卿
第十四師 師長:馮軼裴
第二十師 師長:錢大鈞
東路軍首戰目標是進攻孫傳芳後方兵力空虛的福建。
一路上方先覺與其他學生軍一道,高唱國民革命軍歌“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跑在前線衝鋒陷陣,奮勇殺敵,有進無退。
《國民革命軍歌》: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
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
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
《國民革命軍歌》曲調同《兩隻老虎》一樣。《兩隻老虎》原來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歐洲兒歌。到了上世紀初,這首歌曲傳到了中國。
1926年初,在國民革命軍政治部擔任宣傳科長的鄺墉和其他一些人一起,給這首當時黃埔軍校很多人熟悉的兒歌重新填詞,作為國民革命軍的軍歌。
此歌一出,立即在軍內外廣泛傳唱,成為家喻戶曉的革命歌曲,它唱出了響亮的革命口號和革命鬥爭的目標。
由於黃埔學生軍士兵覺悟高,秋毫無犯,一路上民眾積極支援,孫傳芳在福建的部隊紛紛倒戈,並無大戰。12月5日,進佔福州,中旬佔領福建全省,首戰告捷。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2、隨師北伐
就在東路軍光復福建之際,正在開闢江西戰場的中路軍總指揮蔣介石給何應欽、白崇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