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第3/4 頁)
自然是好事,可如今六丫頭的閨譽有損,平陽有不少人聽過風聲,孃家又不能給她帶來助力,倘若勉強嫁去韓家,日後有什麼不好的,韓家人想起你曾經從中撮合,必會怪你們夫妻多事。而六丫頭若在韓家吃了苦頭,你大伯母和兩個哥哥同樣會怪你。即便他們夫妻和睦,恩愛美滿,但韓家家世已現敗相,韓家後生去年又落了榜,萬一長房嫌棄他沒出息呢?嘴上不說,心裡還不是一樣會怪到你們夫妻身上?所以我說,這件事你最好不要摻和,由得他們兩家自去商量,不管結果如何,也都怪不到你頭上了。”
文怡忙道:“孫女也是這個想法,無論大伯母給六姐姐說什麼樣的人家,都由得她自行主張,孫女兒是從來不曾插手的只是……”她有些為難,“大伯母與六姐姐如今還住在孫女這裡,她們知道韓公子的事,也是從孫女夫妻這裡打聽的,別人知道了,未必會相信孫女當真不曾摻和……”
盧老夫人道:“這有什麼難的?方才你提過行哥兒如今住在任所,到了休沐方才回來,這不是長久之計,你們是夫妻,怎能兩地分居呢?原來是因為你要替順哥兒兄弟他們打點房屋住宿,倒也罷了,如今我們已經來了,家裡的事自有人料理,你便趕緊與行哥兒會合去吧,除了逢年過節來磕個頭,沒事不必到康城來。無論是長房還是韓家,見不到你們夫妻,自然也就不會把你們捲進這事兒裡去了。”
文怡露出了猶豫之色,神情間有些不大樂意。盧老夫人便沉了臉:“怎麼?你不願意?”
文怡忙道:“怎麼會呢?孫女兒之前也想過,等祖母和兄弟們安頓下來了,大伯母與六姐姐也搬出去了,便回康南去陪相公。相公也曾說過,這幾個月忙著練兵,就算是休沐日,也有事情做,不能抽空回來,讓我把寧弟求學的事料理妥當,就過去與他會合呢。”頓了頓,湊近了祖母耳邊:“鄭王叛亂之事,背地裡也有東平王府的干係,王府不穩,柳家那邊已經慌了手腳,二叔是特命寧弟夫妻南下避難來的。”
盧老夫人驀然一驚,隨即微微點頭:“原來如此。我就說寧哥兒夫妻忽然南下,必有緣故,原來是因為王府那邊出事了。去年在京城時,我就覺得東平王府的人行事不妥,遲早會惹出禍來的,如今一看,果然不假。難道柳姑爺會向行哥兒求助,我記得行哥兒在京裡時,頗認得幾個大人物,指不定能說得上話。只是事涉朝廷紛爭,行哥兒一個外駐地方的武官,若輕易插手進去,怕是會有麻煩,還是暫時離得遠些,只要他二叔犯的不是十惡不赦的重罪,不至於牽連族人,你們事後多照應著他家,便算是盡了族人的情份了。”
文怡笑道:“相公也是這個意思,他知道答應了會想辦法打聽京裡的訊息,找人幫著疏通。畢竟是一族的親人,倘若二叔一家因為是東平王府的姻親而受連累,我們家也是一樣的,總會有看不順相公的人在暗中算計,因此相公說,幫二叔家這個忙,其實就是在幫自己。但相公不想被捲入太深,因此不願意與寧弟夫妻太過接近,有事等到朝廷的旨意下來了再說。”
盧老夫人點頭道:“這方是周全之法。那你還有什麼不願意的?去了康南,既避過了長房與韓家的親事,又能遠著寧哥兒夫妻,豈不是兩全其美?你還有什麼不足?”
文怡抿抿嘴,小力地扯了扯祖母的袖子:“我捨不得祖母……都好幾個月不見了,我正想多陪祖母幾日呢,您怎麼能趕我走呢?”
盧老夫人瞥她一眼,臉上不由得露出幾分笑意:“瞧你這個樣兒都嫁人做當家奶奶了,還象個孩子似的,趕緊鬆開手,叫人看了成什麼樣子”
文怡笑開了,不但沒鬆手,反而雙手一抱,攙住了祖母的手臂,撒起嬌來。
當晚顧家長房、六房與九房眾人吃了一頓團圓飯,人人都心情歡暢,連文慧都笑了一整晚,文怡越發捨不得離開了,但想起丈夫尚在百里之外孤身度日,又有些心疼,猶豫過後,還是決定過去陪他。
但就在她準備起程之際,京城傳來了好訊息。柳東行因為協助平亂有功,受到了皇帝的嘉獎,同時聖旨也宣佈,將派出前康王世子朱景深南下康城,處理康王府後事。
卷一 望族孤女 第四百一十二章 尷尬之事
第四百一十二章 尷尬之事
柳東行受到嘉獎的訊息隨著邸報一併傳到了康城,傳旨的御史則還要過些時候才能到達,但喜訊已經可以確認了。也許是因為他才升了從四品不久,已經是一地駐將,且又年輕,這一趟嘉獎並未升官,卻賞了五百紋銀與綵緞、金玉等物,據說皇帝還誇獎他“忠勇為國、多智果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