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他也笑笑,不再挑起話頭。
一直坐壁上觀的趙蘭,這才恍然大悟。她越琢磨,越覺得大姐和二哥配合得真好,兩個人可以去合演相聲了,看著哥哥姐姐的目光,不由多了幾分崇拜。
晚上的菜,就是多了個絲瓜,其餘的,便是下午剩的魚和肉。別看趙國智饞肉,但是外公這樣長輩級的人物在此,他還是挺能剋制的,眼巴巴地看著大塊的五花肉,都被外公挾著落到了他自已的碗裡。
吃晚飯的時候,劉裕至說好了,明天再來幫忙。大舅舅由於村裡有個一戶人家要做娶媳婦的新傢俱,時間催得挺緊的,明天就不來了。但是他會在家裡幫著弄一個窗框,弄好後再拿來,給新加蓋的後半截當窗戶用。至於木材,他會用東家沒用的下腳料湊一湊,也算省了筆小錢。
劉桂珍這時候心疼一百多塊錢的心理剛剛放下,又聽哥哥說能省個窗戶錢,就更高興了,不時殷勤地叫大哥要多吃點菜。
吃完飯,大約估摸了下需要窗戶的長寬,劉桂東就和劉裕至走回家了。劉桂珍的孃家,在距農場場部5公里外的後格頭村,沿著公路走不到20分鐘就到了。
第二天一早,趙菲他們剛起床,外公劉裕至早早就來了,還帶了好幾斤的小筍,他對劉桂珍說:“這是你媽叫我帶給你的。她沒空來幫忙,這幾天都上山折小筍呢!”
“哎,媽也真是的,天才放晴不久,山上滑得很,她一個人上山嗎?”
劉桂珍想著孃家那邊的山上又溼又滑,老孃吳秀蓮50多歲了,個子瘦小,一雙小腳也是解放前綁的,後來又放的,走路一向不太利落。
她媽這樣子一個人上山,挺讓人擔心的。不過農村人的命就是這樣了,一年四季,不是田間地頭伺候莊稼,就是上山割茅草摘筍什麼的,辛苦勞碌的命。
她心疼的同時,對自已現在的生活倒是產生了一種滿足感,雖然日子並不寬裕,但至少不用下田上山,比起小時候在家裡的生活,那可是一個天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