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女兒(第1/2 頁)
封氏前後聽了這些話,一顆揪著的心已是放鬆許多。程思勵又安慰了她幾句,便往書房去了。封氏兀自思索了半晌,招了丫鬟:“去把大姑娘叫來。”
程默慧走進封氏的房裡,見她坐在炕上紅著眼睛若有所思,心中一驚,連忙喊了聲“娘”,將封氏喚回了神。
封氏見她來了,朝她招手:“慧兒,快到娘這裡來。”
“娘這是怎麼了?怎地……哭了?”離得近了,程默慧更看出了封氏不光是紅了眼眶,明顯是哭過了一場。她驚訝萬分,何等的事體,能讓母親如此流淚。
“沒事……沒事,娘沒事。”封氏抹了抹眼角,拉過程默慧的手,說道:“你是不是也見過那江源伯家的六少爺?”
一聽母親說起姜從清,程默慧立即精神一振。她早就看出妹妹同那姜從清情投意合了,自從那日姜從清說要回京提親,讓妹妹等他兩個月時,她就一直在一旁替他二人揪心。
可如今四月有餘也未見姜從清音信,眼看著妹妹每日魂不守舍,還避了人偷偷抹淚,她也跟著擔驚受怕。若不是表妹說了京城到西北到底有些路程,只怕妹妹如今,早已被父母瞧了出來。
母親今日忽的提起姜從清,那是提親的事,有訊息了?可母親為何哭泣呢?
“確實見過的。”她小心答道,一雙眼睛緊緊地看著封氏,見她神色未變,又問了話。
“那他人才如何?性情如何?”
聽完這兩句,程默慧心中立即有了譜,看樣子,果然是姜家前來提親了,母親估摸是沒想到姜家忽的冒出來,才嚇了一跳的。
“女兒覺得他還算不錯,人也直爽,不拘小節。”程默慧照實說了。
誰知封氏一聽,面上的神色立即垮了下來,不由開口哽咽道:“我就知道那習武人家的子弟,都是些粗莽之人,哪裡似咱們這般知書達禮!”
程默慧一聽自己說了實話,落到母親耳朵裡反而成了壞話,那豈不要壞了事,急急解釋道:“非是娘想的那般,人家懂事知禮,卻不似好些讀書人一般迂腐,對妹妹也是極看中的!”
封氏愣了一下:“真的?”
沒等程默慧回答,又皺了眉頭責問她:“你作姐姐的早早瞧出來了,怎地不與娘說?”
“這……女兒當時也沒多想。”程默慧也覺得自己這個姐姐有些失職,不好意思地垂了頭。
封氏看著,再捨不得說大女兒了,只好嘆了口氣,與她說道:“罷了,你如今已是不小了,有些話不妨說與你聽。江源伯府替那位六少爺上門求親了,你祖父祖母拿不定,寫了信來問過你父親。看那意思,還頗為著急。我這個做母親的,都未曾見過那家孩子,怎地就能放心將意兒定給他們?”
這回程默慧可一清二楚了,可站在母親的立場上,這件事確實太過突如其來,何況妹妹今歲不過十二,母親估計也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更有往前自己那樁親事將母親嚇得不輕,所以如今她才替妹妹擔憂。
程默慧心裡隱隱覺得母親完全不必擔心。姜從清與他們幾個都相互熟識,認識妹妹也非一日兩日,如今言而有信上門提親,妹妹嫁給他,總比嫁給未曾見過的人強。
可男婚女嫁歷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妹妹這般繞過母親,確實不太好。可她不忍讓母親擔心,只好琢磨著如何勸了她。
“娘……女兒和靈兒他們都曾見過姜家少爺,倒也……倒也配得上妹妹,娘該是放心才好。”
程默慧說完這話,忽的想起於小靈生辰那日,姜從清忽的將妹妹抱在懷裡的情形的,當下覺得羞意上頭,低了頭不再言語。
封氏聽了她這話,只覺得死馬當做活馬醫,幾個孩子都見過,回頭再請了婆母出山為小女兒把關相看,倒也說得過去。
婆母可不是她那般眼拙,差點就將大女兒推進了火坑裡,虧得自家老爺意志堅決,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思緒飄到了大女兒身上,她不由就回過臉來看了女兒一眼。
程默慧長程默意兩歲,這才是正經到了該定親的年紀。可惜那樁混事耽擱了她,京城裡再不好嫁,上門打聽的,不是想攀上程家這顆大樹的,就是孩子有些個欠缺的。
程思勵說了,即是這般光景,還嫁人做甚,不如留在家中招贅,不讓女兒受虧。
說起來容易,招起來難。
他們這樣的人家,等閒子弟怕是也看不上,聰明伶俐的,又都想著在仕途闖出一片天地,畢竟贅婿入仕,頗有難度。
封氏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