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為可慮。。。”
“嗯,言之有理,這樣,王先生可再行水師衙門一行,通曉王指揮,這兩條海船都送與他了,至於錢款日後再還就是了。”趙海明當機立斷,如今是再小心也不為過。
“學生領命了。”王哲一拱手道。
王哲同李管家先後離開後,趙海明又喚過親衛崔海吩咐一番後,這才返回府邸。
ps感謝蝶往1000打賞、感謝遊戲玩家171819588的打賞,感謝碎在手心裡的陽光、無天涯、畢世、餘賈、錦中畫、東晰512、西城四少、一杯清茶a、繪浮生、拾金侯、恆九兒、吐新芽、椅嶺散人、四海聚賓朋、小小的我2015、老魚兒的打賞。
拜求推薦收藏,謝謝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孟家噩耗
大明溝通南北的血脈大運河從揚州穿城而過,正在緩緩的流淌,是這個老邁帝國賴以生存的最後依仗。
劉文正此時正在揚州官署後宅書房中讀書品茗小憩,放下論語,劉文正靠背閉目養神,身邊的兩個十三四歲的侍女身邊侍候。
想起這兩個相貌平常、身材平常、眼力見平常的侍女,劉文正身上一陣惡寒,自家的河東母獅是絕不會讓他身邊出現貌美的侍女,年紀大小都不行。
劉文正今年四十有六,面白無鬚,溫文爾雅,讓人稍一接觸就心生好感。
現任都察院監察御史巡兩淮鹽業,常駐揚州,劉文正對於這個肥差是極為滿意的,雖說品階不高,不過實權在握,對於兩淮鹽商來說,兩淮巡鹽御史是絕對需要交好不可得罪的。
當然,劉文正得到這個官職,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他原本也是東林一員,不過,自從魏閹清算東林,劉宇正也就疏遠了東林,並投靠了與魏閹交結的施鳳來門下,才得到了巡鹽御史的差遣。
雖說至此惡了許多士林中人,但魏閹聖眷正隆,施鳳來也是位高權重,劉文正也是春風得意之時,何況當今春秋鼎盛,些許士林的汙言穢語,劉文正也顧不上許多了。
“大人,揚州黃明遠老爺,羅東輝老爺使人上了拜帖,問大人午後可否有空閒時間,他們想求見大人。”管家胡中進來跪秉。
“告之他們本官下午有事,晚飯後來府中一敘。”劉文正略一沉吟,不疾不徐的說道。
“小的這就回話。”胡中說著略停了停。
“嗯,還有何事。”劉文正抬眼望去。
“老爺,府門外孟廣山已是等了許久了。”胡中躬身道。
“嗯,”劉文正皺了皺眉頭,“那就讓他繼續等著吧。真是不知進退。”
胡中躬身施禮離去。
劉文正起身邁著四方步走動了幾圈,顯得很是悠閒。其實他心裡可是不象臉上表現的風輕雲淡,但是多年曆練出來的養氣功底讓他看起來與平時沒什麼不同。
劉文正心中其實是非常愉悅的,因為這兩個大鹽商終於忍耐不住了,今晚,劉文正很是期待兩人呈上的手筆。
看在兩人奉上的重禮以及羅家的顏面上,幾個月來劉文正小小的打壓了孟家,提點了兩淮鹽運司諸位官員幾句,導致了孟家鹽引數量減少,同時婉拒了孟家求見的請求。
畢竟羅家參與其中,孟家就已經不在其考慮之中了,孟家在官場上也有臂助,不過都是銀錢上的往來,沒有親族支撐。
只是劉文正對於羅黃兩家的出價不是很滿意,等著他們的最後的底牌,如今這是兩家吃受不住了,好事啊。
劉文正愜意的抿了口香茗,提筆寫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的名句,看看自家苦練數十載的宋體字滿意的點點頭,當然對於此番字義劉文正早已有了自己的見解,這般悠然生活也得有銀錢的支撐,他是不信陶淵明喝風飲水作此高論。
當他年輕時得知為人師表,喊出家事國事事事關心這般正氣凜然詞句的東林諸公們藏匿田畝,廣置田宅,蓄養家奴之時,許多四書五經的言語就已經毫無意義了,只是進階之梯罷了。
前宋大儒程氏兄弟存天理滅人慾的言談更是天大笑談,程氏兄弟對於高官厚祿的嚮往是人盡皆知的,無論其目的是為名還是為利,其仕途之心都讓程氏兄弟滅人慾之言虛偽至極,正所謂己所勿欲,勿施於人。
劉文正如今書寫稱頌這些歷代儒家之言不過是官場成例罷了,士林之人大多知其虛偽,不過他們還是需要遵從,因為這是大明從上到下體例之所在,不容顛覆。
孟廣山同弟弟孟慶山一同在門口等候著。
時值冬末春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