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第3/4 頁)
有些喘促,但臉上紅光隱隱,卻又顯得神采大增。
洪百吉道:“你有什麼想法?”
李易一笑,道:“按平常的思路。這三套動作看起來沒有什麼威力,不過我想裡面一定有更深奧的心法,不光是靠這些簡單的動作來對敵的。”
洪百吉道:“好,你不亂拍馬屁。也不會不懂裝懂,這就對了,立心正,立身正,武藝才能正。”
洪百吉似乎有些累,拉把椅坐下來,道:“這三套動作幾乎包含了詠chūn拳的一切理法,我得一點一點的說明白才行。
先說小念頭。所謂小就是微小而不易察覺的意思,念頭是一種感覺,一種意念,一種感覺。
小念頭裡的動作幾乎包含了詠chūn拳的所有基礎手法技巧。是詠chūn的基本功法,以後練尋橋和標指都用的著它。
詠chūn要借力巧打,小念頭練的就是這個意思,可不只是姿勢,只練姿勢。再漂亮也沒有技擊效果。
可是要講到借力,又談何容易,要做到這一步,需要先舍力。再卸力,最後才有可能體會到借力的境界。”
李易道:“舍力?那是什麼意思?是不用力嗎?”
洪百吉道:“不錯。舍力就是要先不用力,只求姿勢正確。你或許會想。技擊格鬥,不用力怎麼能贏對方?這個想法沒有錯。
但是中國人很聰明,技擊用巧不用拙。要借力打力才是上乘武技,可是人體的生理運動變化有它自身的道理,透過古人的總結,要想借力,就得先放鬆自己,放鬆自己就得先舍力。
上半身放鬆,下半身一點不許動,身正不搖,先只求動作標準,不求快不求力大。人只有放鬆才有可能對內外力的大小方向等變化感知入微,要是連感知都不行,又怎麼借力?
所以舍力並不是目的,而是為了達到借力的目的,而必須要經過的一個階段。”
李易有如初聞大道,大點其頭,道:“不錯,不錯,人體自身存在著很多矛盾,可是這些矛盾又相反相成,要想達到某種目的,很多時候就要從相反的局面開始。”
洪百吉點頭道:“孺可教也。”
李易忽然心念一動,覺得自己在外面的世界闖蕩,似乎跟這種武學道理很像,要想達到某種目的,似乎也得先從相反的局面開始,只是其中具體的原理還想不大清楚。
洪百吉哪知道李易的心理活動,一邊擺姿勢,一邊向李易講解每一個動作的用法,不厭其煩,十分認真,只聽洪百吉續道:“舍力之後就是卸力,卸掉對方的來力,最後便能夠借力,這時才能真正的做到‘來留去送’。
這組動作當中,一攤三伏那一套最為重要,要求慢而不斷,求慢不求快,有一句話說的好,‘力不斷而若止,形似靜而時動’。”
李易依著洪百吉的姿勢一遍又一遍的練習,這套動作當然並不難,可是如何體會其中的內涵和用力的技巧,以及感知對方力的變化卻很難。
洪百吉道:“這種功法一個人練是不行的,要對練,今天我跟你對練,以後你就跟大同這孩一起練吧。”
李易這才知道洪百吉叫江大同留下來的真正用意,除了給自己增加一些幫手之外,看來更重要的是給自己找個陪練。
洪百吉道:“練這小念頭時間久了,身上會產生氣感,我得癌症幾十年,到今天還沒死,除了用藥維持,另一點也是因為練這小念頭。
練到一定的程度,手掌伸出,就會有極強的熱感,十分明顯。”
李易忽然心念一動,脫口道:“洪前輩,人的手上會放電那是什麼功夫?”
洪百吉正要向下講解,聽李易沒頭沒腦的問起,不禁一愣,道:“什麼?會放電?那是什麼?特異功能嗎?”
原來李易是想起了巫幫的榮傑,上次榮傑手心放電,將自己擊中,李易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李易道:“應該不是什麼特異功能,我以前遇到過一個人,個十分高大,他的手掌心就會放電,有一個小球那麼大的電光團。”
洪百吉脫口而出道:“那是赤火丹哪,看來這人會通臂拳,功力還不淺。”
李易不知道通臂拳是什麼東西,洪百吉道:“我也只是聽說,從來沒見過通臂拳的高手。這種拳法一般都由那些大手大腳,身材高大的人來練,容易出功夫。”
李易這才約略的知道榮傑的來歷。
洪百吉不知道榮傑是誰,向李易詳細問了問。李易也沒隱瞞,將巫幫的事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