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把很多細節藏起來,戴上一張以後會戴很多年的面具。
賓主盡歡,兩人離開。
陳惜要求他們把電子稿給自己看,然後才能發。
送走二人,陳惜的心中,有點無法抑制的感覺,這個感覺有幾分興奮。
總算是暫時混上一個採訪。
即便這背後有推手的作用,但至少,這是突破。
嚴格來說,陳惜也就一俗人,難免追名逐利,想被人所知。
最近的這些東西,讓他感覺到作為名人的感覺。
這個專訪,更是其中之最。
……1月下旬,接近2月。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
《邊境風雲》,怎麼也得等到年後開拍,過年之前,完成最後的準備,陳惜定下了返鄉機票。
以前,回家總是麻煩,一票難求,很多時候在哼哧哼哧的綠皮車箱裡,從長三角到中南腹地,從平原到山地,在搖搖晃晃中站疼雙腿。
但這一次,陳惜很早就訂好了機票……
以往的回家,偷偷摸摸,生怕人知道自己混的一般,但這次,也算是能衣錦還鄉。
作為俗人的陳惜,有了資本,雖不至於張揚,但總不會故意隱藏。
返鄉機票訂在2月13,臘月二十七。
在2月到來的時候,《邊境風雲》完成準備,正式可以開拍,但照顧大家的春節,打算把電影挪到節後開拍。
此時此刻,網路以及一些平面媒體,卻把陳惜的不少事情放上來,在網路推手公司的努力下,不斷傳播。
“《潛伏》導演陳惜,即將開始拍攝新作品!據悉,新作品為電影,型別是警匪片,片名暫時還不清楚,但這個訊息比較可靠!”
類似的話語,在網路不斷出現。
廣告《這只是海而》策劃者,導演陳惜、《非誠勿擾》之總策劃陳惜、《潛伏》編劇,導演陳惜……
這些線索,串聯在一起,變成一個英俊的年輕人形象,但大家,還沒有吧這個年輕人,聯想到電影導演的地步。
電影與電視劇天然存在隔閡,敘事方式的不同,更讓兩者難以相提並論,無數電視劇導演觸電影失敗,令人嘆息。
這陳惜……從綜藝節目到電影,無論他步子邁得如何,但至少,他的行動,很迅速,也讓一些人眼前一亮。
“這是一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導演!正如他的長相!誰能想到,編劇、導演了《潛伏》那種作品的人,居然是這樣一個英俊青年。”
“電視劇圈陳惜、電影圈寧皓!這個口號,之前最為響亮,或許,陳惜已經不滿足於電視劇圈,他正在朝著電影圈發起衝擊……只是,這條道路,也許會比他想象中艱難。”
“陳惜的跨度太大!這人總讓人感覺異想天開,別看他的《非誠勿擾》與《潛伏》做的不錯,但真正放到電影尺度上,所有的賣點,所有的想象,要壓縮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他能怎麼做?他還會做得好嗎?”
……網路的評論,各有不同。
推手公司最近是真賣力,讓陳惜的這條新聞,不斷被推。
與此同時,《電視劇》的專訪也上了。
陳惜的回答,讓許多人覺得此人並不簡單,他說話有條有理,而且,他話語裡能發掘出許多情懷。
情懷,這東西,能賣,能炒!
當然,這也更加確認了陳惜新電影,這即將推出。
但新電影,到底是什麼,陳惜還賣著關子。
但陳惜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瘋狂的石頭》後,寧皓成大眾焦點,新電影,備受期待,這中間有多重因素,但他新電影受關注程度,極為恐怖。
但陳惜,雖然有不少議論,但總歸沒法比。
中國電影界,很久沒有寧皓這種導演橫空出世,受關注度,自然很高,再加之一些運營,名氣水漲船高。
陳惜不一樣,中國電視劇,所謂沒有精品只是一些無腦噴,事實上,中國電視劇每年的精品不少,其中有大陸一直擅長的家庭生活劇、歷史劇、年代劇,也包括其他劇種,每年總有一些。
例如一個2006年,《武林外傳》、《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大明王朝1566》、《貞觀之治》、《母親是條河》、《高緯度顫慄》、《血色浪漫》、《滄海百年》……至少有十部電視劇可稱精品,陳惜的脫穎而出,總歸更被隱沒一些。
再加電視劇和電影比起來,先天總有所欠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