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4 頁)
她輕言淺笑,秦思思立時無語,澹臺夢的話說得儒雅,秦思思還是聽得明白,言下之意,就算她不會和列龍川重續前緣,也會和澹臺玄再結鴛盟,無論是她是列雲楓的姨娘還是師孃,都註定了和他們是一家人,這個話,她實在不知怎麼去接。
不過,秦思思還是頗為欣然,尤其列龍川把那隻玉鐲給了汨羅,那是老夫人唯一的遺物,列龍川視為傳家之寶,按照規矩,只能傳給長媳,秦謙執拗難馴,列龍川卻沒有介懷,思思就放了一半心,只要列龍川肯出手,就是九牛拉不回的人,最後也會心服口服。
列雲楓看著汨羅手腕上的玉鐲,聽風閣中雖無外人,也不便多問,只是向列龍川道:“爹爹吩咐楓兒思過,楓兒愚鈍,可悟覺者十之二三,渾噩不解之處,還請爹爹教誨。”
這話聽來,仿若尋常客氣之辭,列龍川卻知道是列雲楓有話要和自己單獨說,他只是點點頭,然後道:“這次遠來圖蘇,皆為兩件事情,第一是敬敏小公主私自離宮,別人之言,公主未必肯聽,所以聖上令我前來尋找,根據探報,公主行藏我已瞭然,她們現在身有微恙,但無大礙,我會派人護送公主回去。另一件事有些棘手,而且我不方便拋頭露面,所以勞煩你們援手相助。別說身為我們列家的人,就算是身為人臣子民,也該竭心竭力,義不容辭。”
他最後這句話,是說過秦謙聽,秦謙焉能不曉,不由得冷冷地:“王爺不用旁敲側擊,,秦某姓秦,與你列家無關,不過秦某就是沒沾過列家的恩惠,還是本朝子民,為國出力,責無旁貸。”
秦思思一聽這個口氣,火就騰地上來了,列龍川示意她不要出頭,然後淡淡地:“秦公子所言不錯,可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件事情關係重大,涉及國家根本,黎庶安危,秦公子既非列家之人,列某不敢以此要事相托,請秦公子迴避!”
秦謙可沒有想到列龍川會出此一招,乾乾脆脆就要趕他出去,立時僵住了,愣愣地站在那裡。
虺蟒眈眈欲擒龍
列龍川面沉似水,不怒自威,坐在那裡,目光如炬,只盯著秦謙看。
大家也都看著秦謙,只是每個人的表情略有不同,秦謙愣愣地站在哪兒,手足無措,進退兩難。
能勞煩得動列龍川親來圖蘇,絕對不是尋常小事,尤其圖蘇的駐軍將領也來過分舵,和衛離也接觸過了,秦謙也感覺到事態嚴峻,於情於理,他都不能坐視不理,而且聽衛離意思,一定會捲入其中,絕不會坐視不理,他自己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尤其他的母親妻子,還有弟弟朋友,都會為此事奔忙,他怎麼能單單躍出局外?
現在列龍川毫不客氣地趕他出去,秦謙始料未及,他以為列龍川會擺出父親的架子來教訓他,他也準備好了和列龍川據禮抗爭,可是沒有想到父親會有此一招。
不能走,走了自己就輸了,儘管事情出乎意料,秦謙還是打定了主意,這道門,他是打死也不能出去。
列龍川沉聲道:“秦公子,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想來秦公子對我們列家的事情沒有興趣,列家的事也不敢勞動秦公子,得罪之處,悉請見諒,請吧!”
秦謙臉色漲紅,卻強橫不起來,列龍川的口氣不容置疑,逼得他手足無措,要想留下來,只能低頭認錯,秦謙心有不甘,而且他就是認了錯,列龍川又怎麼輕易放過他,何況秦謙覺得自己沒錯。
當年的事情,歷歷在目,列龍川說過的話,他絕對不會忘記。他最不明白的是,母親秦思思為什麼會突然原諒列龍川,其中必有緣故,但是為什麼一直不會對自己有所隱瞞的母親,卻不告訴自己當初的真相?既然自己是他們的兒子,還需要隱瞞什麼?還是列龍川不讓母親說出來?難道他在列龍川的眼裡,就不值得信任?
只是現在,他低頭尋想該如何留下來,列龍川的厲害他才剛剛領教,不知道後邊還會想出什麼法子對付他,秦謙既有不甘,又不免有些氣怯,心情複雜,還苦於應對。
更可氣的是,在場的人都不說話,秦謙咬著嘴唇,心裡暗道,我就不出去,你又能怎麼樣?
他的心思,列龍川已然看穿,然後吩咐章嶽路:“嶽路,請秦公子出去。”
章嶽路應了一聲,過來向秦謙一抱拳:“秦公子,請吧,別讓章某為難?”他和秦謙也是舊識,說話的時候,向他是個眼神,那意思是要他識些時務。
居然真的派人來驅趕自己,秦謙心一橫,跪下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爺為何挾私報怨,不許秦某為國效力?章嶽路和海無言也不是列家血脈,為什麼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