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沈奕安點頭,走出兩步,又折回道:“但是浣溪,你怎麼辦?出了這麼大的事,宮中也不安全,要不你跟我一起出宮去吧。”
君浣溪擺手道:“我不能走,太子狀況堪憂,太醫署所有人等都須輪流值守,不得隨意出宮。那個,你也不用擔心我,還有楚略在宮中呢,他會保證宮中安全的。”
“但是……”
沈奕安還在猶豫,君浣溪已經是一把將他推出門去:“別管我了,快去吧。”
待他走後,想到不知幾時才能回家,又喚來黃苓,讓他出宮回府,帶些換洗洗衣物過來,以備不時之需。
黃苓答應一聲,正要踏出,君浣溪想了想,遲疑又喚:“等下,苓兒,我房中枕下,那一本舊書……也幫我帶來吧。”
依稀記得,那東夷秘笈之上,有一章叫做回魂,應是救人之術……
數日過去,湯藥、針灸等等,各種方法都已試過,太子宇文明瑞靜臥榻上,始終未醒,僅是含了千年參片,殘喘續命。
太醫院聚集一堂,束手無策。
天子壽誕,再無人提及。
一波未平,數波又起。
天宇旗下諸侯國滄瀾、周漁、突然擁兵十萬,意欲獨立。
驥東弘西兩郡交界處,流寇竄出,擄掠鄉里,執金吾徐諾剛剿滅郊匪患,便是馬不停蹄,趕往該地。
永樂宮大火之後,宛都城九市蕭條,流言四起,不知是誰編出童謠:“天火來,聖君至,滅舊制,創新顏”,到處流傳唱誦,作奸犯科之人趁亂為盜,京城百姓終日惶恐不安。
這一日,天子宇文敬在朝堂上商議政事之際,心憂勞累,驟然昏厥,抬回長青宮,已是面如白紙,氣息微弱,幸有太醫署幾位大夫針灸刺穴,將其救醒。
服下湯藥之後,天子沉沉睡去,殿中眾人卻是面色灰敗,皆是搖頭嘆氣,這多重打擊之下,顱中惡痾,極有可能發生病變,危及性命!
“許醫令,陛下的病,到底如何?”
開口詢問的人,正是在後宮掌管大權的鄭妃娘娘。
吳壽一個眼神過來,許逸心領神會,行禮答道:“陛下心憂太子,導致氣血失調,調養一陣定當無妨,請娘娘放心。”
“那就好。”鄭妃點了點頭,忽又道,“既然陛下龍體不適,本宮身為天家妃嬪,自當親奉羹湯,問疾榻前。來人,本宮從今日起,搬至長青宮清音殿,所有起居用物速速運至,不得有誤!”
吳壽麵上不動聲色,只勸道:“陛下這邊有奴才照應著,娘娘是千金之軀,勞累不得……”
“混賬奴才!”
鄭妃怒斥,伴隨著一聲清脆聲響,這位天子近臣的臉上頓時紅腫一片:“本宮主意已定,你還想抗旨不成!”
“奴才不敢。”吳壽垂眼之際,朝君浣溪所立方向憂心一瞥,即是咬牙退下。
這個吳壽,想和自己說什麼?
夜深人靜,一行人方才步出大殿,晚風一吹,面上頸間,微有涼意。
不知不覺,酷暑過去,秋天已經來了。
行至僻靜處,忽然橫出一隻手來,拉住自己衣袖,聲音低微,幾不可聞:“君大夫,借一步說話。”
君浣溪心頭一驚,也不敢作聲,趁眾人前行不察,隨那人悄然而去。
走到光亮處,果然是吳壽。
“吳常侍,不知……”剛要行禮,便是被他一把扶住。
“君大夫,情況緊急,我簡單告知……”吳壽說得又急又快,平時冷靜沉著的氣度蕩然無存,“近日來,你長居宮中,朝廷形勢可能不太清楚,文武大臣對永樂大火及陛下之症心存疑惑,被有心人教唆挑撥,反對之聲高漲,意欲另立新君,御史大夫日日進諫,孟丞相孤身作戰,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有些事情,已經是在所難免!”
有些事情?
那是什麼事情,他到底在說什麼?
忽然間,萬千畫面生至,一個念頭浮上心來。
“你是說……政變?”
君浣溪聲音發顫,腳下一個趔趄,險些站立不住。
連沈奕安這局外人都覺得蹊蹺的大火……
是的,政變已經萌發前奏,浮出水面,這才是永樂大火最根本的目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下大亂!
吳壽點頭,忽然抓住她的手:“鄭妃住進長青宮,情形便更加不妙……陛下在清醒之時,曾親口說過,最信任之人,便是你和楚略。一旦局勢控制不住,請你,務必盡全力守護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