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君浣溪搖頭,執意道:“我仔細考慮過,別人不行,唯有丞相進諫,陛下才有可能聽得進去。”
孟仲卿接過放在案几上,並不翻閱,卻是笑道:“我管這太醫署的事情,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我猜,是為了那新建的蘭桂房,怕丹藥一出,你們這一大幫人失了君心,是不是?”
“這不只是太醫署的事情,這是攸關天宇江山社稷的大事,民間已經有詩云,服石求長生,反為藥所誤,不如沽美酒,被服紈與素。丞相不能不管,必須要管!”
孟仲卿聽她說得異常嚴肅,猶在思忖,君浣溪卻是將折本推到他面前,輕聲道:“丞相,你先看看,可好?”
自己花了好幾天時間來回憶,用了整整一日功夫來撰寫,薄薄一冊,全是蠅頭小字,有理有據,詳盡闌述科學治病養生之道,以及仙丹長壽不可信的道理。
雖然以上思想確與當前的煉丹熱潮相悖,但是自己與老師定然不會看錯,眼前這位剛正忠直的丞相一定會幫助自己。
那明澈沉靜的眸光,帶著一種不容拒絕的意味,明明是尚未及冠的少年,卻有著超乎年齡的睿智神情,令得孟仲卿微微一驚,不由自主拿起折本,逐字翻閱起來。
越看,越是心驚:“你說丹藥不可服用,但是老夫也記得古書上說過,食金丹即可得道成仙,長生不老,這個怎麼解釋?”
君浣溪不慌不忙答道:“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前人遺留下來的知識可以參考,但一定要經過分析,方能得到正確結論。若是丞相所說為真,古往今來,那麼多人食用仙丹,又有幾人成了神仙呢?丞相有見過嗎?”
孟仲卿又問:“你不懂煉丹,怎知道丹藥含毒?”
君浣溪胸有成竹道:“仙丹多用水銀、鉛、丹砂、硫磺、錫等煉取,所煉的丹藥成分自然含有毒素,不信我們可以做個實驗,拿所煉丹藥給牲畜食用,便知一二。”
孟仲卿半信半疑道:“當日我也曾隨陛下見過幾名煉丹異人,我是親眼看到他們將幾塊黑炭樣的物事燒煉成銀,宮中大司農派人檢視過,確是十足白銀,這等能力,你又作何解釋?”
“黑炭?”君浣溪想了一下,記起儒林外史中的一個典故,即時哈哈大笑,“丞相你在天子面前不便動作言辭,卻被他們騙了,這個所謂黑炭,一定是先前塗黑的銀錠,這是典型的江湖術士騙人的把戲,下回讓大司農連同那黑炭一起檢視,便知其真假。”
“居然是這樣作假,真是匪夷所思……”孟仲卿越聽越有興趣,索性將自己多年來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併道出,“我年輕之時曾經到得東海之濱,親眼見得蓬萊仙山,其中隱約可見仙影幢幢,可是聽漁民說駕船出海,幾日幾夜都近不得仙山近前,這卻是何道理?”
“這……”海市蜃樓的知識,已經不在今日進諫的範疇之中,不過瞥見面前之人既是嚮往又是深思的神情,頭腦一熱,便將自己所知的緣故起因簡要解說一番。
孟仲卿聽得頻頻點頭,全然信服:“既然這煉丹之術裝神弄鬼,著實害人,我明日便稟告陛下,將那一干術士全部下到詔獄中去,今後各地再有術士煉丹,一律嚴懲不貸!”
“丞相,不可!”君浣溪急得叫出聲來,這神丹妙藥固然不能使人羽化成仙,長生不老,但是外在效用還是不能否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裡也提到水銀來醫治瘡疥的妙處,更何況,這煉丹術還是古代化學的起源,怎麼能嚴懲禁行,這勢必是社會的倒退啊!
費了不少口舌,在不致引發懷疑自身身份的前提下,總算是說服了孟仲卿,肯定煉丹術的積極作用,又反對用金丹代替藥物以求長生的思想,次日上奏,懇請天子堅持科學養生之道,繼續接受正規藥物與針灸治療。
如此一來,繃緊的心思頓時輕鬆下來,天南地北,古往今來又談論了半天,天色漸晚,對於孟仲卿命人擺上飯菜,邀約共用晚飯,根本沒想過婉拒。
幾杯下肚,正是神思飛揚之際,忽然聽得孟仲卿一聲嘆息,聲音雖低,卻清晰可聞。
君浣溪定了定神,不解道:“孟丞相可有什麼心事?”
孟仲卿嘆道:“老夫方才與君大夫一番談話,卻覺後生可畏,我兒玉堂若是有君大夫一半的才華與見識,老夫都是心滿意足,唉……”
君浣溪此前也聽說過,這位孟丞相的獨子孟玉堂,資質很是平常,勉強進得光祿勳做一名議郎,雖然也算是為天子謀事,但畢竟是一閒職,沒太大發展前途,不過,能進得光祿勳這個既是天子的智囊班子,同時也是候補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