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第2/4 頁)
“豈敢,豈敢。”呂彰和李綰言不由衷地謙遜著,心裡卻不由得頓時對曹友聞平添幾分好感。
周應芳卻笑道:“既是如此,那便更好了。不瞞曹員外,李大人與呂大人卻是聽說員外要來,特意留下來,想見曹員外一面。”
“周員外說笑了。”曹友聞倒是真的吃了一驚,笑道:“在下又有何德何能,二人大人怎麼會知道區區。”
呂彰笑道:“曹員外在界身巷做的事情,只怕連幾位相公都知道了。我們又怎會不知道呢?若無員外出手,交鈔還不知是何等局面。”
“這可是貪天之功了……”曹友聞話未說完,周應芳已打斷他的話,笑道:“諸位,便是一見如故,也沒有站在門口說話的道理。這豈不讓人笑話我這主人不懂禮節麼?這位想必是王先生罷,久仰了。來,曹員外請,王先生請了……”一面笑著將眾人請進廳中。
待敘了賓主之位坐了,周應芳便又對曹友聞笑道:“在下這次請曹員外來,其實也是為了界身巷的事……”他見曹友聞拿眼去看李綰、呂彰,又笑道:“曹員外不用擔心,李大人、呂大人非尋常儒生可比,不介意聽我們談這些阿堵物的。”
曹友聞與王六丈不由相視一笑,知他誤會,也不解釋。因接著周應芳的話頭,笑道:“在下聽下人說,周員外願意談談那兩家債務的事……”
“在下請員外來,便是為此事。”周應芳注目曹友聞,含笑道:“在下一直以為,咱們做生意的,總要講個和氣生財,不為己甚。這事於情理上,若叫員外一文錢也拿不到,在下以為實在不是做生意的道理……”
周應芳的話,曹友聞自是一句也不信。便是廟裡的菩薩,要普度眾生也未必便輪到他曹友聞了,何況周應芳一不痴二不傻,平白無辜有錢不要非要送給他?
他來見周應芳,卻是有他自己的打算,不過順便也來看看周應芳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不過他卻沒有想到,與周應芳的會面,竟然平空就多出了兩個不速之客來,且都還是朝廷的官員。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汴京,雖不能算是很失禮,但卻是多多少少表露出了周應芳對他的輕視。不過,這種無奈的現實,曹友聞早已體會過太多遍了。他心裡依然會惱怒,但卻不會讓情緒左右自己的行動。一個出色的海商,應當比常人更珍惜利潤的寶貴。因為他們的一生,都是在用生命換取利潤。
曹友聞早就知道,雖然都是商人,但本土的大商人卻大多看不起海商。因為海商每次出海,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掙錢――這是絕大多數家境殷實的商人都不願意去做的,更不用說普通人家――真正出海貿易的,在本土商人眼中,都是些窮困潦倒的破落子弟、幻想一夜暴富的無賴潑皮。所以,即使象唐家這樣的家族,雖然要常年和海商打交道,但是論到出海貿易,卻始終只佔著微不足道的份額。要知道,出海貿易並不是東家只要坐在國內買船募人就可以的,倘若東家或者東家的家族中沒有得力的人經常親自出海,那被船長和水手們坑得傾家蕩產,也不是奇事。在海上營生的人,即使是正正經經的水手,也比常人更加蔑視道德法令。而且,海商們要打交道的也是低人一等的蠻夷,除了海上的風浪外,更要面對許多讓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因此,特別在北方宋人的心目中,絕大多數人都相信,真正好人家的兒女,是不會願意幹這營生的。所以,本土的商人,一方面固然喜歡海商們可能帶給他們的利潤,羨慕海商們大多腰纏萬貫;另一方面,卻也看不起他們,在心理上輕視他們。這種心態,倒和汴京的官員們看不起海外的官員是一樣的。
象周應芳,曹友聞甚至根本不知道對方是故意輕視,還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也許在周應芳心裡,他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有意怠慢了曹友聞!而這種心態,才是最叫人無奈的。
不過,這種在禮節上受到的輕視根本不算什麼。真正叫曹友聞困擾的,還是呂李二人的在場,讓他一時拿不定主意是否應當開誠佈公的和周應芳提起自己的計劃。
這時候,曹友聞也只得耐下性子,裝出對那筆債務很感興趣的樣子,和周應芳敷衍著――這兩筆債務雖然表面看起來數額龐大,但若為了這個鬧到開封府,姑且不提那極低的勝算,只要想想因此會與汴京的錢莊行會結下怨仇來,曹友聞也不會去做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
他耐心地聽周應芳繞著***和自己談論著這筆債務分割,故作親切的談起自己在杭州讀書時的所見所聞,表示自己對海商的理解與親近,又說到雙方都是由讀書人轉而經商,講起西湖學院和白水潭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