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蔡確看了石越和李定一眼,咬了咬牙,說道:“這件事情,事關重大,我們三個都擔不起責任,判軍器監身上,只怕有洗不脫的干係。”
石越“哦”了一聲,依然不動聲色的問道:“蔡中丞的意思,莫非是?”他卻不繼續說下去了。
李定在旁邊聽二人對答,他是聰明人,猛然驚覺,沈括是身上打著“石”字印記的人,難道這個石越這時候反而想致沈括於死地?這人也未免太猛了一點。
卻又聽蔡確不冷不淡地答道:“我也沒什麼意思。不過從案情來看,能夠取走火藥配方的,軍器監中可能只有兩人而已。”
石越卻不放鬆,淡淡的問道:“那麼蔡中丞以為是誰呢?這等事,斷不至於兩個人一起做的?”
蔡確可不是傻子,他比鄧綰這個狀元要聰明得多,當下打了個哈哈,說道:“石大人,這等事情,查無實證,不好亂說。做臣子把事實稟告皇上,再把自己心裡的想法,老老實實說出來,對事不對人,也就是了。你說是不是?”這件事,對於蔡確來說,是一個大大的機會,做得好,不僅可以討好王安石,還可以在朝廷中立威!朝廷中誰不知道軍器監是石越的勢力圈,沈括是石越的人,把沈括扳倒,還有皇帝的舊臣孫固也一起扳倒,自己“鐵面御史”的稱號,是免不了,而且還能提高自己在新黨中的影響力。
石越見他這麼說,也打著哈哈笑道:“蔡大人所說不錯。”
趙頊從來沒有這麼吃驚過,他狠狠的拍了一下御案,幾乎是吼著問道:“什麼!震天雷火藥配方失蹤?”
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如果火藥流落到的西夏、遼國的話,大宋要付出的代價簡直不堪設想!
石越此時卻在想王安石知道這件事的反映,當時正在寫批文的王安石手中的筆“當”的就掉在了地上,墨汁把王安石的衣服都弄髒了,王安石還沒有覺察。直覺的感覺到,王安石沒有參與這起陰謀。想到這,石越不由又有點緊張了,如果不是陰謀……如果不是陰謀……他不敢想下去了。
皇帝的吃驚與震怒,是在意料之中的。
趙頊恨恨的說道:“好個沈括,好個孫固,深負朕望,深負朕望!”
王安石見皇帝如此,當下上前說道:“陛下,這件事情,還要調查清楚,與沈括、孫固未必有關係,臣以為,二人應當不至於賣國。”
石越也上前說道:“不錯,陛下,若是沈括要賣國,根本無須盜卷案,震天雷的資料他一清二楚,自己寫出來就是了。而孫大人是陛下舊臣,陛下當深知其為人方正。這等事,臣是可保的。”
趙頊搖了搖頭,說道:“朕不是懷疑他們二人,但即便不是他們做的事情,軍器監看管不嚴,賬目混亂得根本理都不理清,無論如何,他們二人翫忽職守,罪責難逃。赦令,沈括、孫固,罷守本官。蔡卿,火藥配方失蹤之事,你去找開封府陳繹,調得力人手,加快破案。”
蔡確聞令,卻不領旨,而是頓首說道:“陛下,火藥配方失蹤,自當破案。若是流傳外國,必經關卡,可下令各地關卡嚴查,嚴防挾帶出關。再派人盯緊各國使者,方是上策。至於破案,並非急務。另外,臣身為御史中丞,職責所在,還要彈劾石越薦人不明,致有此失,陛下當議石越之罪。”
石越見蔡確當面就彈劾到自己,連忙跪下來,頓首謝罪:“臣薦人不當,請陛下降罪。但是臣敢保沈括無叛國之心,其人人材難得,還請陛下許其戴罪權知兵器研究院。震天雷有失,正當責令兵器研究院加緊研製改善新的火器。”
趙頊苦笑了一下,說道:“石越薦人不當,罰俸一年。沈括也別想去領什麼兵器研究院了,案情沒有調查清楚,讓他到白水潭學院教書。石卿你先兼領兵器研究院事,呂惠卿守喪期滿,已經在返京的路上了,等他回來,讓他判軍器監,知兵器研究院的人選到時候再議不遲。”
第一卷《十字》 第九節 汴京新聞(中)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07…11…16 8:30:07 本章字數:10919
後來被稱為“軍器監奇案”的事件,是熙寧年間一件值得關注的重大歷史事件,其影響相當的深遠。但在當時而言,最讓人震撼的,是之前在政治鬥爭一直佔據著主動,並且從未有過真正的大挫折的石越,這一次卻遭遇了真正的慘敗。
因為石越曾任提舉胄案、虞部事,而兵器研究院又完全是石越一手建立的,因此在朝廷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軍器監幾乎完全是置於石越影響之下的,除軍器監之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