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4 頁)
院樞密使事,遣人速召蕭巖壽……”
“殿下!”一個侍衛急衝衝闖了進來,說道:“五里之外,出現一支騎軍!好像是耶律伊遜的旗號!”
“狗賊來得正好!”耶律浚雙眼立時紅了,怒衝衝走到帳外,躍身上馬,厲聲喝道:“佈陣,準備迎敵!”
蕭素等人連忙緊緊跟上,司馬夢求騎在馬上,雙手輕輕撫摸著從金帳中順手取出的弓箭,意味深長的望了耶律浚一眼。
***
耶律伊遜萬萬想不到太子耶律浚敢於謀反。耶律孝傑、蕭十三橫死、耶律浚進攻御帳的訊息一傳到耶律伊遜耳中,他就立即前往親信部將控制的營帳,同時四處下令,準備再一次親自率軍“勤王”。但是這一回的叛亂,卻非比尋常——各營帳將領都有自己的效忠物件,有些奔赴耶律伊遜帳下,有些聽從蕭素的調動,有些則是蕭惟信的部屬,還有些意持觀望……反應最快的是蕭素,他不僅親自率軍前往御帳,而且還分出兵力將那些忠於耶律洪基本人的部隊攔在御帳數里之外。
——僅僅憑此一點,耶律伊遜也可以斷定蕭素的立場了。整個行宮一片混亂,耶律伊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調集了近九千騎軍,氣勢洶洶的向御帳撲來。
“只要能趁機殺了太子……最好趁亂把皇帝也殺了……”耶律伊遜已經感覺到前途巨大的透惑,那座萬萬人之上的黃金寶座,在向自己招手!
***
御帳之前兩軍遙遙對峙,惟有馬蹄微揚之聲,竟聽不見半句人言。遼軍與敵人作戰,向來四面佈陣,每面五到七萬人左右,每逢攻擊,先以五到七百人為一隊,試探進攻,若得利,則諸隊齊進;若不利,則退回,由第二隊攻擊,如此輪番騷擾,敵陣不動,則一直死耗,敵陣若動,則趁機進攻……所謂“成列不戰”,本是遼軍治軍之格言。
此時雙方兵力,耶律伊遜有九千騎兵,而耶律浚屬下,卻不過五千餘人。雙方結陣列隊,皆不下馬,弓弦繃緊,只待鼓聲三響,便即進攻——所謂“狹路相逢”,惟勇者得勝,一切戰法都只好拋到九宵雲外。
耶律伊遜見耶律浚軍營整肅,心中暗罵蕭素。他知道蕭惟信部心懷叵測,若久拖於自己不利。眺望耶律浚陣中,卻不見耶律洪基身影——他心中又驚又疑,當下咬牙撥出長刀,高聲大呼:“前鋒出擊,左軍、右軍包抄,衝啊!”頓時中軍鼓聲擺起,數十面皮鼓蓬蓬大響。頓時五六千騎兵喊聲震天,衝了過來。
蕭素眼見敵軍衝近,奪過令旗,將軍令旗向下一揮,厲聲喝道:“放箭!”頓時中軍鼓聲三響,數千支羽箭同時射了出去,敵軍前鋒紛紛倒地。但是這進攻的畢竟也是遼國精銳之師,將兵們盡是悍不畏死,前仆後繼,蜂湧而上。蕭素剛牙一咬,撥出彎刀,大聲喝道:“兒郎們,衝啊!”頓時數千官兵一齊撥刃,衝了上去。耶律浚雙目瞪圓,搶過一面鼓來,親自擊鼓,數十鼓大鼓一齊響起,中軍將士齊聲吶喊,眾將士見太子如此,士氣立時大振,鋒銳不可擋。
司馬夢求見霎時之間,羽箭長槍在空中飛舞來去,殺聲震天,血肉橫飛,想到這死的盡是遼軍精銳之士,不由大感快意。但眼見耶律浚一方雖然士氣高昂,但畢竟人數太少,卻又不免擔心——耶律浚的死活他自然不在意,但自己的生命卻不願就此消逝。
司馬夢求能看出來戰場形勢,蕭素自然早已看出來。己方在敵軍人數優勢下已是左支右絀,戰場左翼尤其危險,他幾次忍不住要投入中軍,終於硬生生咬牙忍住。司馬夢求微微冷笑,走到蕭素身邊,低聲耳語數句,蕭素立時大喜,立時叫過傳令官,叮囑數句,傳令官連忙領令下去。
片刻之後,就聽見蕭素中軍數百名士卒齊聲高喊道:
“皇上有旨:耶律伊遜謀反,行刺皇上,眾將士不得附逆,以免連累中京家屬!”
“皇上有旨:眾將士不得附逆,陣前反戈,助朕平叛,加官晉爵,更有重賞!”
“耶律伊遜全家已經伏誅,眾將士不得附逆!”
這一聲聲吶喊傳過戰場,耶律伊遜部下立時軍心動搖——這御帳親軍比不得別的軍隊,家屬全在中京、上京為質,聽到這些喊話,便是耶律伊遜中軍計程車兵臉上都露出了遲疑之色。蕭素瞅準機會,厲聲傳令:“中軍第一隊、第二隊衝擊左翼!”又有千餘騎軍朝左翼吶喊衝去,耶律伊遜的右軍一猶豫間,立時潰退。
蕭素見機會難得,揮刀大喊:“敵軍敗了!全軍追擊!”除了護衛耶律浚的護衛外,竟是投入全部中軍,向敵人發動猛攻。
耶律伊遜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