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畢竟朝中已經有重量級的官員,說出他們的政治主張了。
※※※
韓丞相府。
韓億一生有八個兒子,分別以“綱、綜、絳、繹、維、縝、緯、緬”為名,八個兒子都位居顯職,其中以韓絳、韓維、韓縝最為有名。而韓家也因此成為宋朝影響力最大的世家之一,韓億以及八子的門生故吏、宗屬戚友,遍佈朝野。就算是宗室外戚,也要讓韓家三分。
韓維被召回學士院任翰林學士,回到汴京,韓絳特意為他舉行家宴,接風洗塵。這種世代官品、鐘鳴鼎食之家,自有一種別人學不來的氣度與雍容,但是笙歌燕飲之下,韓家眾兄弟,卻有一種說不清的抑鬱。
韓維目視三哥韓絳,見他的笑容十分勉強,終於忍不住問道:“三哥,你可是有心事?”
韓絳尚未說話,身任天章閣待制的韓縝憤然說道:“還不是因為那個福建子!”
“福建子?”韓絳一愣,低頭輕啜了一口酒,方問道:“呂惠卿怎麼了?”
韓縝憤道:“福建子在皇上面前,攛掇皇上對遼人開戰。”
韓維奇道:“我怎麼聽說只是說要拒絕遼人割地的要求?平心而論,這是正理呀?”
韓絳並不作聲,韓縝卻急了,“五哥,你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什麼真不懂假不懂?”韓維淡淡的說道,“六弟,你不妨慢慢說。”
韓縝冷笑道:“慢慢說?我們慢慢說,福建子可是咄咄逼人了。你以為呂惠卿真心主戰?他根本是針對三哥和我們韓家的。”
“有這種事情?”
“三哥為朝廷社稷考慮,主張不要損害兩朝關係,連馮京、王珪,甚至是王安石、司馬光都贊成的,福建子卻偏偏主戰,在中書把三哥逼得無辭以對。自從福建子進政事堂後,一意恣為,三哥凡有建言,稍不合他之意,立即被駁還,連用個七品小官,也要呂惠卿同意才得堂除,真不知道是三哥是同平章事,還是他福建子是同平章事。我看呂惠卿之意,就是一心想逼三哥去職,他好做首相。”韓縝顯得十分憤怒。
韓維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他也是久經宦海之人,知道韓絳如此堅定主張讓步,一旦最後採納的是呂惠卿的意見,出於面子考慮,韓絳也會主動請辭。便不如此,如果戰事一起,似韓絳這等膽小懼戰之人,也不可能再呆在相位之上。韓絳面有憂色,原來是擔心自己的祿位。
韓維與韓絳、韓縝雖然是親兄弟,但是性恪卻不相同,對於祿位,他看得極淡,而韓維心中,也是持強硬的主張的,他雖然不願意和呂惠卿合作,但也不想為反對而反對。在心裡暗暗嘆了口氣,韓維正要說話,又聽韓縝說道:“若僅是如此,倒還罷了。三哥有宰相的度量,自然不會和他計較。最可恨的,是呂惠卿指使御史在皇上面前進讒言,含沙射影,說三哥之所以要與契丹持和議,完全是因為我們韓家的產業,都在河北之地,如果開戰,一切都化為烏有。出於私心,三哥才堅持和議的。”
“五哥,你是皇上藩邸舊人,一直是東宮的記室參軍,皇上對你最為信任,這件事,你一定要心裡有數。”韓縝望著韓維的眼神,意味深長。
到了這個時候,韓維才終於明白,韓縝所擔心的,實際上根本是河北的家業會被戰爭破壞,他的話雖然是從反面說的,但是韓維與他幾十年兄弟,豈能不知他想的是什麼?
韓維不動聲色的挾了口菜,慢慢咀嚼著,半晌,才從容說道:“六弟大可放心,我們韓家的人,絕不會因為自己家的產業而敗壞國事的,這是別人誣衊不了的。這件事,我自有主張。”
※※※
韓維的主張,非常的簡單——向皇帝推薦石越,請皇帝召石越回汴京,當面商議此事。
韓維此舉,其實也是無奈之下的選擇。他既主張要採取強硬政策,卻也不能太高調,韓維還要顧忌自己在宗族中的地位,雖然大家族中,矛盾重重,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如果被眾兄弟用別樣的眼神相待,也是韓維不願意接受的。想來想去,韓維最後還是想到了石越,請皇帝召回此人,一舉三得。一是石越可以體現自己的政策主張;二是借石越制衡呂惠卿,可以給家中兄弟一個交待;三是賣石越這個新貴一個人情。
就在熙寧七年的十二月份,翰林學士韓維三次上書,極言石越之材,請皇帝“權”召回石越,詢問對策。韓家的重要人物如此堅決的支援石越,是呂惠卿始料未及的,朝中凡是對呂惠卿心懷不滿的人,自韓維之後,紛紛上書,請皇帝“權”召回石越問策,趙頊順水推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