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喜寺的大師很是有些本事的。”
邢夫人等賈赦順過氣,才道:“可是像你這樣的年輕姑娘家,可不能沾染佛事太過了。而且,那些金項圈是我開口向法喜寺的大師求的,論理,也該由我去還願才是。”
“可是母親,聽得太醫說,嫂子的身子不太穩,之前又鬧出那麼大的事情來,正要母親主持大局才是。還有琮兒這次受到的驚嚇不小,也離不得母親呢。”
邢夫人道:“可是老太太剛剛命你管家,你若是就這麼放手,讓那二房拿到了管家大權可如何是好?”
賈瑾道:“母親,您的話有些不妥當。恕女兒斗膽,像我們這樣的人家,怎麼會有姑娘家越過母親嫂子當家的例呢?我們大房可是最孝順最守禮的,可沒有這樣授人話柄的事兒呢。”
賈赦道:“對對對,夫人,記住,是老太太心疼晚輩。一來璉兒媳婦身子實在不大好,二來你要忙著照顧琮兒,又要擔心璉兒媳婦,實在是分身乏術,三來弟妹又要守著寶玉。所以老太太只能多辛苦些時日,順便接過教導孫女之責。”
邢夫人聽了,趕緊笑道:“可不是麼?也怪我糊塗,居然被下人們給牽著走。”
三人都笑起來,下面的丫鬟婆子們聽著,都互相打眼色,知道在外面怎麼說話了。自己是大房的奴才,自然就該跟著大房走。不然,不用主子收拾自己,別人也會瞧不起自個兒,就是出去,也不會有大戶人家要自己。誰家都不會讓背主的奴才進門的。
笑了一會兒,賈赦見賈瑾臉色不便,也收了顏色,看著女兒道:“丫頭,你果然非去不可?”
賈瑾點了點頭。賈赦心裡就琢磨上了,女兒為什麼一定要去法喜寺,那裡可是在京郊,沒個三五天可回不來。賈赦看著女兒,突然看見被扇子擋住的賈瑾的左手上一隻小小的銀鐲子在不停地轉動著。賈赦馬上就想到了自己那五十餘萬兩銀子,接著就想到了鹽政,然後就想到了,女兒的年紀很小,今年才十歲,過了年也才十一歲,就是女兒再聰明,也不可能對外面的事情瞭解那麼多。唯一的可能,就是女兒背後有人,而且就住在法喜寺附近,或者乾脆就住在女兒的莊子上。
賈赦的腦子轉得飛快。不得不說,賈赦與賈璉不愧是親父子,雖然不擅讀書、不通典籍,可是都精通人情世故,雖然對賈瑾的能耐有些低估了,卻猜中了其中的要害。賈瑾這次堅持要去法喜寺,還真是為了與石老太師見面。賈赦也是經歷過當今聖上與義忠親王奪儲的那段黑暗時期的人,至今對當初的慘烈情形記憶猶新,而石老太師一家,就是當初又一家獲罪的犧牲品。賈赦年輕的時候,可沒少聽說過石老太師的事蹟,石老太師還曾經一度是賈赦的偶像。而且,賈赦也是少數知道石老太師隱藏在賈瑾的莊子上的人。
賈赦豁然開朗,對自己的那些銀子能回來也有了更多的底氣。賈赦捋了捋鬍子,道:“不過也是,說不定璉兒媳婦與琮兒接連出事,說不定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及時去還願的緣故。這樣,老太太那裡,我去說。你也不要太掛心。”
邢夫人聽見賈赦這麼說,就知道女兒去還願的事情已經成了定局,便道:“那,孩子,你真的要自己去嗎?把這榮國府裡的事情丟下不要緊嗎?馬上就是臘月了,這可是一年裡最忙的時候。我怕你剛走,那邊就將管家大權拿了過去。”
賈赦聽見妻子這麼說,不禁覺得有些無語,這個妻子,說她聰明吧,她還常常犯糊塗,說些讓自己尷尬也讓別人尷尬的話;說她糊塗吧,可是她卻又將自己唯一的女兒教導得那麼出色。賈赦決定,還是給女兒也請個先生,教導女兒如何說話,不然若是女兒被邢夫人給帶歪了,自己可有得哭了。畢竟女兒要常常進宮去侍奉貴人,現在年紀小,若是得罪了人,大家看她年紀小,也就一笑而過;若是過幾年,年紀大了,卻跟邢夫人一樣,嘴巴上沒個遮攔,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那就慘了;就是將來出了門子,口無遮攔,也會讓親家嫌棄,畢竟,七出裡面還有“口多言”呢。
賈赦這般計劃著,卻聽見賈瑾笑道:“母親放心。不是還有老太太嘛雖然老太太年紀不小了,可是精神確實好,我們榮國府裡上上下下,那個比得上老太太有本事、又經歷過如此多的事情?橫豎女兒也只去幾天,馬上就回來了。而且,如今女兒看到的,也不過是幾本賬本、舊例而已,什麼庫房鑰匙,女兒可沒見到。”
邢夫人聽明白了,雖然賈母安排好了,跟自己說,讓女兒幫忙管家,可背地裡,也不過是拿自己的女兒當丫頭使喚,自己當初也是經歷過的。不說別的,自己當初不也被那王夫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