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3/4 頁)
容,希望找出解開之法。
等讀出來。大家傻了眼,完全沒有章法可言,句子不通。就像一堆被打亂的文字。
“怎麼辦?”羅賽男問道,小森脫口而出:“拌涼!”這樣的回答是他最近學到的,這次毫無意識地說出來。羅賽男輕拍了一下自己弟弟的腦袋:“好的不學,盡學這些亂七八糟的。”…;看著小森那委屈的神色,大家頓時輕笑起來。被這盒子搞出來的鬱悶衝散了不少,看著眼前的盒子,又精神了一些。
“喂!你不是很厲害的嗎?這個盒子不會搞不定吧?”唐心對洪天寶用起激將法來。
不過洪天寶從不吃這套,翻了一下白眼:“我有說過這話嗎?”
他的確知道該怎麼解開盒子,但又不能表現太熟悉,不然到時候解釋又是頭疼。洪天寶俯下身去,看著那些小篆字型出神。大家以為他在想辦法,沒有出聲打擾。卻不知道,洪天寶現在在苦惱怎麼製造一個無意之舉出來。
“澹齋?這名詞怎麼那麼熟悉?”洪天寶突然故作皺眉之態。
“澹齋?什麼澹齋?你發現什麼?”唐心問道。
“這兩個字單獨一行,是不是別有用意呢?”洪天寶沒有回答唐心的話語,而是自喃自語,繼續沉思。
“澹齋?書聖王羲之,這是他的號。不知道這樣解釋通不通?”趙老爺子馬上回應道。
“書聖?字型?咦!你們看,這些字型有點王羲之行書的神韻。會不會真的跟書聖王羲之有關?要真是,那就……嘖嘖!國內的那些書法瘋子可就真的瘋了。”葉建忠說著說著也不敢想象,書聖王羲之的作品,除了在日國有一幅,國內肯定找不到他的真跡。
“呃!”被葉建忠這樣聯絡起來,大家馬上感覺可能性很大了。
“大家幫忙,將這些文字排列一下,可以根據王羲之的作品內容著手。”洪天寶繼續引導。
趙老爺子頓時瞪大眼睛,指著上面的字型,聲音有些大顫地說道:“這些字好像能排列成《蘭亭集序》。不過只是開頭的一段。”雖然只是開頭的一段,但也足於引起大家無限的暇思。
《蘭亭集序》很出名,連達瓦都能背出來。大家一看,果真如此,都不由驚濤駭俗起來,心想這裡面不會是《蘭亭集序》的真跡吧!
看著這些人的表情,洪天寶就知道他們想過頭了,裡面的確是王羲之的作品,但就是沒有《蘭亭集序》。那被稱為“天書”的作品現在真不知道在哪裡。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三大行書書法帖。
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文章言簡義豐,感情真摯、筆法細膩、結構嚴謹,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型,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
《蘭亭集序》也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表現了書聖王羲之的最高書法藝術水平。
“門道倒是找打了,但具體怎麼操作呀!這些字型好像動不了。”葉建忠想移動字型,按照《蘭亭集序》第一段排列。
“而且,好像少了一些字。嗯!相同的字型只顯示一個。”唐心也發現一些問題。
洪天寶指著最後的印章浮雕,說道:“居然也蓋了一個印。”同時,用手指戳了一下,按住來回旋轉幾次。…;這時候,大家又聽到一陣機械聲,全都猛地看向洪天寶。洪天寶“嚇得”立即收回手指。
“你剛才轉了幾次?”趙老爺子馬上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洪天寶故作一愣,搖搖頭:“忘了。”
這時候,連葉建忠都有扁人的衝動了。他無奈地問大家:“你們剛才誰注意到天寶的動作。”看見一個個搖頭,大家心裡疙瘩一下。
“我看見了,大哥剛才手指向左轉了五次,向右轉了四次。”就在大家嘆氣的時候,小森突然說道。
大家一聽,才鬆了口氣,不然以後想要開啟盒子,又得亂來了。
這時候,每一個字型都凸出來一些,感覺就像一個鍵盤。
“咳咳!你們趙家的祖宗,思想還真先進。”葉建忠被雷了一下。
趙老爺子瞪了葉建忠一眼,然後對洪天寶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