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樓,前面卻有一片細草如茵的空地。
史思溫無聲無息地走過去,剛剛走到草地中間,石樓上忽然燈火大明,跟著室內出來兩人,躍下草地,手中均持著寶劍。
這一下,大大出乎史思溫意料之外,只因他來時自問行蹤甚是隱秘,而且憑著這一身輕功,絕不可能輕易讓對方發覺。
他回頭一瞥,只見又有四個人,手提長劍,在四面出現,登時已成了包圍之勢。
史思溫倒是不怕,只是極為詫怪。
看這形勢,對方分明早已知道他夜探此地,因此佈下羅網。
但他們怎能事先知道?
假如真有這麼一個人,遠在自己轉到峰後以前,便能發現他的蹤影,則這個人的能為,連師父石軒中親自到此,也不敢言勝。
只見樓上躍下來的是一男一女,在後面出現的四人俱是星冠羽衣的道士。
他凝立如山,等到對方的包圍圈縮小得只有兩丈方圓,也不拔劍,徐徐道:“諸位道友竟不詢問貧道來意麼?”
對面兩個少年宏聲喝道:“你夜聞本山天屏谷,行動鬼祟,還用問麼……”
少年旁的少女卻凝眸瞧著史思溫,面上露出思索的神色。
史思溫心中也在暗想,這位少女不是峨嵋大名鼎鼎的劍術高手珠兒姑娘,可是卻又面熟得很,競不知是誰?
不過他身為出家人,可不便老向今個少女凝視,是以不再看她,只在心中思索。
後面一箇中年道人說道:“鐵谷師弟,這位道友既是另外一人,不可太過無禮。”
()
史思溫立刻轉身望著這個輩份較高的道人,稽首道:“貧道無禮夜入貴谷,怪不得凌鐵谷少俠生氣,道兄沖虛自牧,令人景仰,可否賜示法號?”
敢情那個姓凌名鐵谷的少年,乃是峨嵋派最近一年來大露頭角於江湖的後起之秀。
他在峨嵋派中輩份甚高,乃是當今掌門太清真人的人室高弟、今年才二十四歲,但自幼練武,天生凜賦奇佳,被譽為峨嵋派自三老以來根骨最佳的弟子,連太清真人也練不成的三陽功,這個年輕英俠卻已有了六成火候。
是以一年前現跡於江湖,便憑仗手中一支長劍,使西南不論黑白兩道都為之震驚。
此所以史思溫一聽那中年道人喚出他的名字,便知道他的姓氏:同時又知道那中年道人必是太清真人座下弟子,在峨嵋山中,輩份極高。
但因此他心中更覺驚奇,按理說縱然發覺有人潛侵重地,以這些人的身份,決不該表現得這麼努張劍拔?
那中年道人既是太清真人的座下弟子,在峨嵋派中已是一流人物,何以一見人影,便連長劍也出了鞘?
這疑念在心中一掠而過,這時對面的中年道人徐徐把長劍歸鞘,應道:“貧道玄修,敢問道兄從何處來?”
史思溫道:“貧道玉亭,乃是崆同山練氣士。”
凌鐵谷雙足一頓,躍起半空,捷如飛鳥般落在史思溫面前,冷冷道:“玉亭道長,你的法號從來未曾聽說過,不會是捏造的吧?”
史恩溫正色道:“貧道何須捏造假名?”
凌鐵穀道:“答得好,道長氣壯山河,而且擅探本山重地,必有所恃而來。
凌某不自量力,卻要請道長在劍上施展——點絕藝.好教本派心服。”
史恩溫道:“凌少俠譽滿江湖,有鐵劍鎮西南的美名,貧道豈敢班門弄斧?”
凌鐵谷豪壯地大笑道:“玉亭道長過譽了,凌某雖然日無餘子、但在道長面前,卻未必算是人物,道長請亮劍吧!”
史思溫直至此時.腦中還不住思索那少女以往的印象。
須知關鍵全在於她,只要想出她是誰?
幾時見過,便可解答這凌鐵谷何故葛地要動手之故。
但他已想了一會兒,仍想不出,此時只好放棄,先抬目一瞥凌鐵谷身後的玄修道人和那少女。
他決定放棄思忖那少女面熟的緣故時,卻又忽然記起。
三年前他赴紅心鋪參與師父和於叔初比武時,途中被人在馬上印了甘風池鐵拳頭記號,後來知道乃是跟隨珠兒姑娘的美少年所為。
自己朱劍失去,而又再度碰上對方,因其時不想露出自己身份,故此一味仗著天玄秘錄內學來的各家劍法應付,對方人多,大感不支時,那美少年在一旁曾說過要得回朱劍的話,可到峨嵋等語。
其實當時他已發覺那個聲音尖細的美少年,耳上有孔,心中已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