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第3/4 頁)
自然沒有出兵干預郭孝恪在西域的行動。所以,那下這焉耆城乃是遲早之事。
對於西突厥內亂,李世民雖然發出了詔令,讓西突厥這個名義上的屬國止息干戈,不要內亂。可恐怕在李世民的心裡,還巴不得這西突厥打得越亂越好。等到西突厥殺得精疲力竭的時候,大唐出兵,徹底替西突厥解決內亂,一勞永逸。
另外就是大唐東面的新羅百濟二國,在蘇定方的暗中推動之下,已經打了好幾場仗了,其中,萬人以上的大仗,亦有不少。每當這二國打完之後,都會去平壤向蘇定方告上對方一狀。蘇定方安撫了這個,又去安撫那個,充當調解員的角色。不過這個調解員非常的不稱職,暗地裡煽風點火的事情沒有少做,當兩國前來請求蘇定方評判的時候,蘇定方就一個字,拖。一直拖到雙方發生大戰,這才出面調和一下雙方矛盾。
兩國之中,不乏高明之士,蘇定方的計劃很容易便被看穿。不過,此時的新羅百濟兩國,已經殺得如同敵讎一般,根本就沒有和解的可能了。既然在安東都護這兒得不到解決辦法,兩國便直接派出使臣,請求李世民前來仲裁。而李世民又將這仲裁的權力交給了蘇定方。
兩國頓時無語。
除了這幾個地方鬧的動靜稍微大點,其餘像什麼劍南道的土人造反,江南道的蠻人起兵之類的事情更是時有發生。不過這些造反的,起兵的規模非常小,波及不到一個州縣,往往出動當地府兵便能平定之。況且這些人起兵的理由也多是因為一點小矛盾,像什麼漢人侮辱了他們的神明,像什麼漢人商隊壓低價格等等。
這些皆是四境邊疆發生的大事,而朝中的大事卻是沒多少,不外乎就是某位功臣去世了,某位京官又被貶了,說是哪位外地的地方官,調到長安來了。
聽著林然說了半天,張允文這才道:“哎呀,看來我們大唐還算是河清海晏,四境的戰事,想必很快就會平定下來的!”
林然點點頭:“是啊,如今大唐氣象,當真是蒸蒸日上啊!”
在聊了一通之後,張允文便要起身告辭。這時候,林然卻是拉住張允文的衣袖說道:“大人,還有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唔,什麼事?”張允文有些疑惑的說道,“直接說便是,我們之間還有什麼可言不可言的!”
那林然四下望了一眼,低聲道:“大人,皇宮裡面來了個天竺僧人,叫做什麼那羅邇娑婆。這老和尚吹噓自己已經有兩百歲,懂得煉製長生不老之藥。如今,已經深得陛下信任,並著手在皇宮之中,煉製丹藥了!”
張允文一聽到這個訊息,倏然而驚。在正史之上,王玄策在天竺大打一場,俘虜了一個叫做那羅邇娑婆的天竺和尚,並且帶回了長安,獻給李世民。李世民服用了這和尚煉製的丹藥過後,僅僅一年,便離開了人世。而那王玄策也因此受到牽連,終生沒有再入仕途一步。
所以,當只有我聽到天竺和尚受信於李世民的時候,張允文心頭猛的跳動了一下。
想也沒想,張允文便準備往皇宮走去。
林然卻是叫住了他:“大人可是要去皇宮?”
張允文深吸一口氣,點點頭:“不錯,我可不能看著陛下受奸人矇蔽啊!”
林然卻是搖搖頭:“大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慢慢來,不能急躁啊!前些日子,蕭瑀大人便是向陛下直言進諫,卻不被陛下采納。一氣之下,提出乞骸骨而歸,陛下竟然應允了!”
張允文被林然這麼一提,也是一愣,隨即明白林然擔憂的是什麼了。如今那天竺和尚正受李世民信任,若是自己冒然跑上去,說著和尚的壞話,定會引得李世民不悅。就算是要做忠臣、直臣,也要善於揣摩人心。況且有蕭瑀這個前車之鑑,張允文可不想冒冒失失的觸怒李世民。
沉默片刻之後,張允文對林然道:“老林啊,你好好說說這天竺和尚是怎麼回事,他怎麼會來大唐?”
林然道:“大人不知玄奘法師?”
張允文一聽這名字,心頭暗笑,不就是唐僧麼,一千多年之後,這可是個人人皆知的大人物啊!當下點點頭:“知道,他不是去天竺求取佛經了麼?”
林然道:“對,那玄奘法師也剛剛回到長安不久。而那位那羅邇娑婆便是和玄奘法師一道回長安的!”
張允文聽得這話,不由驚奇的說道:“玄奘法師乃是精通佛經的高僧,豈會與這妄稱長生的妖僧同路?”
“據說是玄奘法師在從天竺返回的時候,迷失了道路,遇到了這那羅邇娑婆。而這和尚聽說玄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