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在蔚思夜的記憶中,原本,他有個不錯的童年不錯的家,有個不錯的爺爺不錯的爹。
說起蔚思夜的家庭,在他還很幼小的時候,他的爺爺曾經告訴他: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個家族,以“尉遲”為姓,精於占卜與星象,專於神學與史學,藏身暗處,引導與記錄天下盛衰興亡,是傳說中的隱者與智者一族,因為從不參與止於旁觀,他們以鏡為圖騰,所以,自稱“鏡”之一族。
然而,世事變遷,當文明的繁華湮滅了神學與占卜的梵響,隱者與智者也開始不安寂寞,鏡之一族的一脈,以順應天道為說辭,走出了暗影,投身了世塵,建立了鏡國……
烽火戰亂,割據江山。
鏡國的出世,使鏡之一族的其他餘脈,也再難獨善其身,他們在堅持與流血之後,最終妥協,不得不依附了當初的“叛逆”。然而,鏡國“皇族”卻不再承認當初的族人,剝奪了他們以“尉遲”為姓的權利,賜姓“蔚”,意寓“尉遲一族中的草民”,因為蔚姓在其他國家——如西弘——並不罕見,其實,等於是間接剝奪了其貴族的地位。
裂痕,必然。只是,在時間的沖刷與外敵的衝擊之下,裂痕漸漸變得似乎不再那麼鮮明,而幾十年表面相安無事之後,“尉遲”與“蔚”的差異,也似乎變得理所應當。
神學與占卜的落寞,加上被政治舞臺所遺棄卻又不甘完全屈居人下,“蔚”家,漸漸成為鏡國專職的史官一族(注1),當然,身為尉遲後裔,蔚家的史官,絕對堪稱天下最好的史官。
……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蔚思夜身為族長獨子,從小所受的教育,便是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繼承人,繼承鏡國太史之位。
“直書事實是你生存的基本,要做一個完美的太史,需要冷酷與淡漠的心,但是身為蔚家族長,要在縱橫斡旋中保住家族,卻又不能冷酷與淡漠,你要處理好自己的感情,你要管好自己的行為。”這是蔚思夜的祖父與父親,對他最常說的一句話。
“你是男子漢,長大後,要用自己的力量,保護姐姐。”這也是老生常談。
當年,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幼小的蔚思夜,會點頭,努力。
蔚思夜自幼刻苦所學,最多的便是歷史相關,他八歲時,讀過與能夠背誦的史書便已可說世上無人能及,其次擅長的,是星象與占卜。
那麼,青澀的幸福是如何扭曲?
幼小的蔚思夜,在毫無預兆之下,發現了祖父猶豫中尚未銷燬的手札。手札記載了,五十年前巫決之劫時,遺落的唯一的真相:巫決一族,尚有孤女倖存。
蔚思夜的祖父因惻隱之心,救下巫決孤女,並揹著天下人,用自己的專長,完美地偽造了事情的經過,掩蓋了真正的事實。之後,老人家為了圓這個謊,不得不接二連三地撒下謊言,使家族地位越來越被動。
“你必須直書事實。”“你必須冷酷與淡漠。”“你必須保護家族。”“你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感情。”
言猶在耳,卻是物人皆非。
——蔚思夜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當時,皇族尉遲家因為不再研史,而神學又沒落,皇族成員醉心玄學與煉丹,愈漸自我狹隘,認為自己高於芸芸眾生,最終迷失於長生之術。
蔚思夜也很優秀,但有時候正是因為這種超乎尋常的優秀,才成就悲劇。沒有人知道,蔚思夜偷偷混入禁地,目睹了高高在上雍容華貴的皇族,如何以人試毒,以人飼蟲,逼人勞累致死。
蔚思夜的父親,與鏡國最小的皇子,偶然之下成為摯交。於是,在原則上,越來越曖昧妥協,甚至幫助皇族掩蓋不名譽的事實……鏡國國力急速衰弱,終被弘國滅國。
蔚思夜的父親,在鏡國滅國之時,也用自己的專長,美化了鏡國皇族對長生的追求,完美偽造了鏡國最小皇子的“死亡”記錄,讓西弘不再追殺。只不過,這些遠比當初救下巫決孤女更艱難,於是,為了讓自己的“朋友”可以安心逃亡,為了掩蓋皇族愚蠢而齷齪的罪惡,蔚思夜的父親不僅拼上了性命,並且,牽連了整個蔚家,為了所謂的“義氣”,致使蔚家近乎滅族。
當然,這件事情是秘密進行的,只是沒有人知道,年幼的蔚思夜,正因為單純而眼光犀利,他將父親身上發生的這一切,看得分明。的確,有些他不懂,但是就如同大量的史書一樣,他可以先背下來,以後總會懂。
——光鮮亮麗算什麼,美好之下是令人作嘔的慾望,親情友情算什麼,交錯之中是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