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2/4 頁)
187、最新更新 。。。
當司徒楓放出給容雲傳信的飛鷹時;他很清晰地明白自己的心情。憤怒;欽佩;悲傷;這是他現在對好友的感情,持續了幾天;直到現在。說實話,很少有什麼感情能讓司徒楓糾結這麼久;但這次不同,誰讓容雲是他重要的摯友。
那天,容雲出征前;對司徒楓說了有關金玉蠱王,有關身世的問題,這兩個都是驚人而關鍵的事實,然而,司徒楓在震驚之前,首先爆發的,是猶如風暴一般的怒火。
直到現在。
連同欽佩、悲傷一起,司徒楓將它們壓在了心底。表面上,司徒楓是跟莊儀宣明旭,以及其他東霆重臣們一樣的反應與立場——想要當面確認,主君到底是怎麼了?難道真如傳聞一般,兩大君主是應了巫決詛咒,為邪術所惑?
不得不說,面對著如此倒黴境地,容雲所做出的應對,就連司徒楓也感到欽佩。
這次的局,是天下的末世危局,牽連深廣。容雲破局,他默默地向好友尋求著幫助,當然,最後的最後,他又默默地讓好友不再幫他。
戰爭中,殺人與被殺所代表的意義、衡量兩的方式、道德的範疇,從來都與常時不同。宣明旭憂國憂民,但在戰爭面前,當主君在兩個選擇中選擇一個,他是會執行的,畢竟自己人少死些也是一種衡量。不僅是宣明旭,莊儀跟尹昭雲也會執行。
然而,殺人存在一個度的問題。當容雲的計劃進行到最後,達到了既定的度,宣明旭與莊儀尹昭雲就會開始反對,而這個時候,容雲也正好不再需要好友站在自己這邊、被自己連累,他希望好友站在自己的對立面,在他殘暴的事實下,名正言順地阻止他“繼續犯錯”。
太多的事情在容雲出生之前就被決定,但容雲依舊我行我素,應變,破局。容雲要戰爭打得有意義,起碼要一舉三得。第一,讓天下人產生結束戰爭的想法;第二,攻城略地,打破亂世平衡,以求重塑秩序;第三,讓他自己變得“該死”。而隨著這三個目的的實現,容雲也給自己的父親與母親,創造了一個機會。
這個笨蛋,還真是體貼周到啊,司徒楓想到這些,覺得自己連哭笑不得的力氣都沒有了。話說,他一度有種替昭雲他們,甚至替烈親王揍笨蛋暴君一頓的衝動。可惜,最終選了跟容雲作共犯的自己,實在沒有什麼立場。
司徒楓知道,自家好友沒什麼常識,經常會做出一些,向別人詢問“什麼什麼比較好?”這樣的傻瓜行為。然而,不得不承認,沒有常識的感情下,以極端理智做出的判斷,通常,都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有效。若非他是個“魔頭”,恐怕也會被笨蛋神不知鬼不覺地“保護”——不他實在更想說“騙”——了吧,確實,這種情況下,越正直越有常識越容易被“騙”。
容雲不想他死,那他活著也行,不然誰給笨蛋雲呆收屍。永遠沒有人知道真相是最好的結果,既然容雲想保護好友與父親不經歷跟他一樣的心情……這個忙,他幫。
司徒楓看著容雲的計劃順利執行,看著昭雲明旭阿閒眼中的擔憂疑慮,最後在那個金玉蠱王與碧玉蠱王傳聞下的,震驚與矛盾。
是的,對東霆重臣與大將們來說,他們對那個蠱王傳聞的認識更加深刻。有句話說得好,事實勝於雄辯。容雲與容承在加來要塞的大戰,戰到最後,容承動用傀儡笛催命般轉化自己的軍隊,然而,讓容承與在場僅有的少數其他將軍萬分意外的是,容雲的俘虜也受到了影響開始瘋狂——這時,人們才知道,也清晰的看到了,當世兩大君王,居然在用同樣沒有人性的方式進行著戰爭。
容承現在什麼想法司徒楓不知道,但是,親眼所見的事實對東霆上層的衝擊有多大,司徒楓身在其中地體會了。
容雲似乎一切如常,宣明旭與莊儀尹昭雲的詢問,甚至大將軍的含蓄質疑,容雲依舊會有問必答,然而,答案是永遠不變的——這樣做比較好。容承不行,這個天下朕要了。
似乎沒有什麼變化,卻又跟容承有一樣的“症狀”,司徒楓佩服得簡直要咬牙切齒了。他在當初剛剛認定了容云為好友時,看容雲有點“呆”,怕好友吃虧,教了容雲一些為人處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包括,怎樣扮演好一個角色——模仿,並且找一個真正那樣的人混淆視聽。
於是,很好,在容雲的學習力、執行力、判斷力下,就是現在這個結果。
一場場循序漸進的戰爭,一次次強勢殘忍卻又依舊溫和的堅持,然後,時機妙到毫巔地放出傳聞。由此,天下人開始動搖,而掌握著更多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