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什麼?排那麼長……聞言都大笑,父親才看清原來是一塊鏡子印出自己正在排的隊伍。幾年後,父母把祖宗的牌位都遷來,供奉在文殊院的地下一層福地,所以有機會回成都的時候總是全家都來拜祭。每次和他回來總是最愛吃文殊坊的小吃,兩人死皮巴列的要父親付錢,母親總是大方的讓父親請客,瀟灑的遞給我們百元大鈔讓我們隨便吃,我們歡呼而去,然後每樣都買一碗。其實那時我們每月掙的錢已是他們的近20倍,但是這樣的小性子卻讓父母倍感高興而且溫暖,感覺就像小時必須依附他們生活的日子一樣。
路過文殊院層層拱門,細細摩挲。記得,小時候,總和姐姐在拱門兩邊一邊站一個擺出各樣的姿勢非要人家拍照,後來兩姐妹都遠居海外了,姐姐終老異鄉,而老奶奶還是選擇回來了,回來這個永遠親切又滿載回憶的故鄉。現在這裡有些變化了,但是在記憶中仍然知道原來這裡放的是什麼,那裡又有個怎樣形狀的人工放生池。
“媽,時間差不多了,我們過去吧,大師應該快就位了。”中年人看看錶說道。
於是,一行五人向文殊院的地下一層走去。
地下一層,高僧及沙彌皆已就位。老奶奶上前雙掌合十:“大師,今日是老伴離去三週年,當日你說讓我等足三年為他求福祉,我現已做到,望大師能把他安然送往下世。”傾身鞠躬:“有勞大師了。”
高僧面帶微笑,道:“一切自有天意,施主安心去吧。”
這句話說的怪,不由得五人有些訝異的看向高僧,高僧卻輕轉袈裟向蒲墊走去。
各就各位,所有人盤腿合目而坐,大師和沙彌開始誦經。
悠揚的經聲中,老奶奶懵然憶起自己年輕時很喜歡的一首詩: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見與不見》
在印度,人們相信兩人若此世結為夫妻則會連續九世姻緣。自己今生的姻緣是第幾世?若是第一世,那輪迴時不要飲那碗孟婆湯,等你學會走路時就搬根小板凳坐在我門前守著我。若已是第九世,那麼誠心向天祈禱下世還續我們的姻緣,九世,九世,一直徐徐走下去。
見與不見,你已不見了三年了,雖然心中的愛情確實是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捨不棄,但是心中的思念卻日益濃厚。
不知道你現在走到哪裡了?我該怎樣去和你相見?
我們前世是怎樣做的,才讓我們這世相遇以得美好姻緣的呢?
濛濛之中,好像有一幅畫卷展現在老奶奶的面前……
第一章 韓府佳節
韓將軍正妻乃京城第一大富豪允家長女,此女刁鑽任性,韓將軍自18歲起隨先帝常年征戰,於26歲時在南院茶社與允氏一見鍾情,允氏16歲嫁與韓將軍為正妻。兩廂恩愛,繼侍妾誕下男嬰璦傑後一年誕下一女璦瑤。三年後,侍妾黃氏病逝,同年正妻誕下三女璦曦。韓將軍跟隨先帝,助先帝打下皇朝江山,雖功勳顯赫,但由於夫妻恩愛所以並無納妾之想。朝中,雖韓將軍軍功如日中天,但卻無一人敢勸其納妾,私下皆稱其為妻管嚴。
皇朝12年元宵,燙金牌匾高掛,“韓府”灼灼御賜金匾赫然在目。今日元宵佳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韓府燈籠明懸,紅綢邀挽,府內一陣喜氣洋洋。
兩年前,韓將軍唯一的侍妾去世,這位侍妾在韓將軍還是公子的時便開始細心照顧與韓公子,可惜美人不長命,待公子成長為皇朝大將軍2年後,美人壽終正寢才30歲。此後韓將軍一妻一夫再未納妾。
今日韓府熱鬧非凡,不僅為佳節,更為今日皇上御賜長子璦傑與李尚書之子云炙為侍讀,陪伴九皇子尚書房學習。須知此乃莫大榮耀,璦傑6歲,雲炙5歲,九皇子快4歲,皇子乃龍之子,能侍其左右即可沾真龍之氣,如遇明主,前途更是無可限量。
不僅如此,今日更是韓府么女璦曦第一次開口喊爹的日子!只見一個粉團兒似的小娃娃,圓圓的丹鳳眼,咧著個大嘴巴,流著晶瑩的口水,一個勁兒的使勁揮舞著起窩窩的小手向韓將軍撲去,嘴巴含糊不清的喊著:“爹爹,嗲嗲~~”。
這孩子已經會說許多話,卻不曾喊過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