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三山五嶽、九天四海,天上群星,地上諸島,千百種大小職司,諸般事物,鉅細無遺,無不俱各封到。
從此天地人三界,各有所轄,職司分明,天下太平。玉帝與王母十分欣喜,於天庭中盛排筵宴,為眾神接風祝捷。
◇歡◇迎訪◇問◇BOOK。◇
第71節:第十六章、劈山救母(4)
這一場以周代商的改朝換代大戰之中,楊戩立有無數奇功,義結梅山七友,聲名遍傳三界,人人皆知有楊戩其人,即灌江口二郎真君殿下,於是為其建廟供奉者不計其數。楊戩因心恨玉帝,不肯上天為神,亦無心受武王封爵授祿,率了七個弟兄,領著哮天與神鷹仍回灌江口二郎廟去。
直到八百多年後,周朝傳至幽王,幽王寵信褒姒,昏庸無道,烽火戲諸候,至重蹈商紂覆轍,慘遭敗亡,再陷全國於諸候混戰之中,史稱東周列國……亦稱春秋、戰國時代。此時諸候國互相兼併,況日持久,又歷四百多年,直至秦王贏政二十六年方將全國歸於一統。
就在大秦尚未完成一統霸業之時,蜀地蟓郡太守李冰,及其次子二郎,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百姓,興建大型水利工程,於泯江上建成都江堰,造福後世千秋萬代,從此蜀川之地,繁榮富庶,成就天府之國。
當地百姓紛紛盛傳李氏二郎即玉帝外甥楊二郎之轉世。從此二郎真君之名,愈加廣傳天下,關於他的種種傳說亦更紛芸,有說大禹治水時代,為鯀竊取天帝息壤並又助禹治水有功的黃龍,即二郎之元神,與玉帝前世即為夙敵。
也有人說,楊戩並不時常以真面目出現,因其精擅於七十二般變化,又有天眼神通,時常變化為種種身份形態,暗助民間除害。
關於治水和斬除水怪的傳說,以及劈山救母、擔山趕日、襄助武王等事蹟,尤為被百姓喜愛,口口相傳,津津樂道。此時市井百姓,信奉二郎神楊戩,已到無以復加境地,無論家宅不寧、或有久病不愈,或有走失人口,或有姻緣不協,或有多年無子,或有旱澇天災,或有妖邪作崇,無不於二郎廟內許願求助。二郎真君亦是千求千應,萬求萬靈,在百姓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人們皆稱尊號〃二郎顯聖真君〃。
二郎神楊戩的神蹟雖然在大秦盛傳不衰,秦國的天下卻只得二世而亡。後楚漢相爭,霸王自刎,天下盡歸於漢。自周朝末年到漢朝初年,人間又整整經歷了近六百年的動盪不安,始得一時稍定。但自此以後,再無復夏、商、周朝的長治久安,動轍數百年的皇朝。而中國也由奴隸制社會,完全、正式地蛻變成一個封建式國家。
在經歷了東周列國那一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盛宴之後,中國的科技和文化都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就像一個懵懂的兒童,成長為聰敏的少年。
漫長的數百年,在人間來說,是一段可怕的悠久歲月,可以移山倒海,物換星移。但對於人間一年只等於天上一天的天宮來說,周朝初年到漢朝初年,一千四百年的悠久漫長歲月,卻只相當於四年時間,像元始天尊、王母、玉帝這些擁有無盡生命,早已經歷了數億萬年光陰的元始天神,在他們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罷了。
嫦娥和玉兔免兒,始終被關在天牢之內,對於外界的訊息,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天庭也彷彿已經將她們遺忘了一樣。免兒想起璞瑛姐姐曾經教給自己一種打坐煉氣之法,只不過自己性情跳脫,耐不住性子,一直沒有練習過。這時左右無事可做,悶得發慌,便將修煉方法教給了嫦娥,二女一起勤力用功。
初時她們入定的時候還短,只是數十息的功夫便會回醒過來,後來時間逐漸加長,至於一二天、一二個月、半年……甚至最後一次入定,她們竟足足坐了有天庭一年時間!只不過,入定的時間無論多長,她們都沒有感覺,仍然彷彿只是瞬息一般。
在入定的狀態下,就像佛教所說的涅磐一般,處於不死不生,無知無感的境界,並沒有時間長短的感受。嫦娥藉著打坐禪定,逃避著自己對羿的思念。但這份思念卻早已彷彿雕鐫進了靈魂的至深處,到這一刻,仍沒有過絲毫的改變。嫦娥已經不再惦記著離開天牢或者月宮的事,這一段時間的入定修煉,使她的心變得更寧靜。
她相信一切事冥冥中自有安排,那不是玉帝或王母的命令,也不是元始天尊的法力,而是超乎於天地之外,誰也無法改變或控制的一種力量。誰也無法阻擋這個力量。如果這個力量讓她與羿有重會的一天,他們就會重會。如果這個力量阻止他們的重會,那無論她多努力,也不會有結果。(嘻,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